我眼中的雲計算2 計算資源

2021-06-06 03:13:11 字數 1436 閱讀 4117

隨著雲承載的業務在增長,雲的規模也在不斷膨脹,但批逐次增加的硬體存在著效能差別(摩爾定律還在生效中),單位功耗下硬體的計算能力不斷提高(此處僅關注cpu本身的效能以及cpu與記憶體系統的頻寬,簡單看nehalem架構與sandy bridge架構同頻cpu的幾個對比測試:superpi/wprime 32/memory,幅度從5%到70%不等,最大的是i7的記憶體寫入效能差異,前文提過的超執行緒技術在多核效能測試中的影響較大)。

廣告中雲服務優勢之一是擴容方便,比如在使用者的系統負荷達到峰值的時候,為了保證使用者體驗和系統的穩定,熱擴容自動進行,增加資源以加大系統的處理能力,但國內的雲提供商暫時支援動態擴容。擴容有兩個方向:垂直擴容和水平擴容,靜態擴容由使用者主動發起完成,沒有太多可討論的,主要琢磨一下動態擴容。

先看垂直熱擴容,雲主機收費的三個資源引數:cpu/記憶體/硬碟;

1.cpu資源,難度最大,但是cpu的增加可以對虛擬機器例項的效能產生直接影響;cpu的動態增加需要虛擬平台和虛擬機器例項上所執行作業系統的雙重支援,而且cpu的增加還可能導致宿主機器的變更,計算能力有可能發生變化。

2.記憶體資源,難度中等,目前已經可以支援熱增加,但需要應用軟體的支援,如果類似於jvm通過檔案配置的方式,程序記憶體的增加只能通過重啟生效,那麼彈性擴容也無法自動應用,但也可以通過增加排程模組,監控記憶體變化來啟用使用多jvm程序;

3.硬碟資源,難度最低,容量的增加可以立刻生效,當儲存空間達到閾值的時候,只要增加空間就能夠立刻應用,但是磁軌在碟片的物理位置影響著讀寫速度。

再來看水平熱擴容,增加虛擬機器例項的方式,如果由使用者預先配置好可用的虛擬機器例項,當使用中的的虛擬機器例項總負荷超過預設閾值一定時間的情況下,雲提供商動態啟用預配置完成的虛擬機器加入計算集群,但負載均衡的分發器需要動態新增新的虛擬機器例項資訊;在系統負荷降低後,雲提供商能夠自行關閉相應的虛擬機器例項。(amazon ec2實現了虛擬機器例項級的自動擴容)

最後有個**的想法,雲提供商會不會偷使用者的計算資源呢?一台物理機的cpu/記憶體/硬碟資源應該不會剛好完全分配給使用者,那麼預留出的這部分相信也會執行雲提供商自己的計算任務,這部分資源如何利用最大化呢?起碼雲儲存還需要少部分cpu的計算能力。又回到了最開始,貌似只有量化的計算資源,才好相對精確的控制子任務的分配,控制任務的總耗時最小。

我眼中的雲 為什麼叫「雲」計算

我們都大概知道了雲計算的內涵,但為什麼這樣的計算不叫a計算或者b計算呢?集群計算,網格計算,效用計算,公用計算都能從字面上就很好的理解,而雲計算能從字面上怎麼理解呢?其實有些概念,有些叫法,真的去深究,也沒什麼大的意義。不過,我們還是去看看為什麼叫 雲 畢竟也還有些意思,而且也可以減少一些概念神秘度...

雲計算相關資源

1.openstack wiki openstack 安裝與除錯 2.amazon nc2 3.python語言學習 python for android 安裝手冊.pdf 4.cloudera 是apache hadoop的乙個發行版本 gaeazure 中國移動big cloud平台 ibm藍雲...

雲計算 資源分配

在雲計算系統中所有的儲存 網路 記憶體 計算 io都是資源,這些資源都應該可以細粒度化分配。即網路,可以限定某乙個程序所可以使用的頻寬,可以現在某乙個會話的總頻寬,或者可以限制某乙個使用者的總頻寬,其他資源依次類似。儲存 對於儲存資源,為使用者分配定量的儲存資源。構建分布式檔案系統,監控使用者使用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