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一次6塊硬碟壞兩塊的raid5陣列資料恢復,準確來說是用去六天時間才將資料完整恢復。在此,向朋友提個小小的建議:資料恢復沒有絕對的成功,也沒有絕對的失敗,關鍵在於資料丟失時你的第一選擇。所以,在資料發生問題的第一時間保護好現場,不再發生二次破壞是最大程度挽救資料的前提條件。
1·誤分割槽後的現場保護
誤分割槽後,如果尚未格式化,應該停止後續操作,使用軟體或手工恢復原分表資訊。
如果已經進行了格式化,則不要向新分割槽中寫入任何資料,以減少寫入,最大可能地保護現場。
2·誤刪除後的現場保護
避免向誤刪除資料所在分區內寫入資料,包括新建、貼上、儲存目錄和檔案等。
盡可能避免對誤刪除資料所在分區內的其他資料進行開啟操作。比如,在開啟乙個word文件時會產生乙個臨時檔案,意味著對磁碟存在寫入操作,很可能覆蓋掉已刪除的資料。
如果誤刪除了系統分割槽(通常是c分割槽)內的資料,不要正常關機,應該直接斷開計算機的電源。因為正常關閉系統時會向磁碟回寫儲存在快取中的資料,被誤刪除的資料有可能因此而被覆蓋。應該直接撥掉計算機電源,避免回寫操作的發生。雖然強行斷掉計算機電源也有損壞硬碟的可能,但畢竟概率較低,而向磁碟回寫資料致使已刪除的資料被覆蓋的概率是較高的。兩害取其輕,還有值得冒險的。
3·誤格式化後的現場保護
如果對乙個分割槽進行了格式化操作,應該禁止向格式化後的分區內寫入任何資料,因為此時分區內的所有空間都是「未分配使用」的空間,任何的寫入操作都會對原分割槽中的資料產生覆蓋,使情況變得更糟。
4·病毒破壞後的現場保護
如果發現感染病毒,無論是否已經有資料遭到破壞,都應該對原盤進行備份後再進行防毒,因為有些病毒可能會對使用者資料進行加密,一旦防毒後很可能發生資料無法解密的情況。
5·陣列丟失後的現場保護
伺服器、儲存可以說是單位企業的命脈,一旦資料丟失會帶來無法估算的損失。當磁碟陣列出錯時,不能對其做任何寫入式的操作。例如:強制使硬碟上線或者重建磁碟陣列。
以上只是個人做資料恢復的一些建議。資料無價,定期對重要資料做備份是關鍵,定期備份不是將資料備份在同一臺裝置上,而是備份在不同的儲存裝置上,努力將損失降到最少。
WINDOWS上資料災難後專業的現場保護方法
前言 大量的資料恢復案例表明,資料在出錯後如果能更好的保護現場不再破壞,可挽救率是極高的。可現實往往是資料出錯後,不懂的或不經意的操作對現場做了破壞,導致可恢復率下降或無法恢復。乙個專業的資料恢復工程師最根本的必須技能就是如何保護現場,盡最大可能的保證操作的可回溯。正文 對於windows平台,出現...
Mysql保護資料不丟失機制介紹
目錄 1 binlog的寫入機制 2 redo log的寫入機制 3 組提交 3.1 日誌邏輯序列號 log sequence number,lsn 3.2 組提交 binlog的寫入邏輯比較簡單 事務執行過程中,先把日誌寫到binlog cache,事務提交的時候,再把binlog cache寫到...
HBase在系統重啟後丟失資料
最近在學習 hbase 的一些東西,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我的 hbase 下的表建好後,重啟 linux,再啟動 hbase 相關服務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重啟之前我建了一張有數個列族的blogtable表,現在我用list命令檢視,發現表還在的。但是當我scan blogtable 的時候發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