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層網路模型與TCP IP四層網路模型

2021-04-23 01:13:05 字數 4519 閱讀 5301

osi七層模型

osi中的層 功能 tcp/ip協議族

應用層 檔案傳輸,電子郵件,檔案服務,虛擬終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層 資料格式化,**轉換,資料加密 沒有協議

會話層 解除或建立與別的接點的聯絡 沒有協議

傳輸層 提供端對端的介面 tcp,udp

網路層 為資料報選擇路由 ip,icmp,rip,ospf,bgp,igmp

資料鏈路層 傳輸有位址的幀以及錯誤檢測功能 slip,cslip,ppp,arp,rarp,mtu

物理層 以二進位制資料形式在物理**上傳輸資料 iso2110,ieee802,ieee802.2

被過濾廣告

tcp/ip五層模型的協議

應用層

傳輸層

網路層

資料鏈路層

物理層

被過濾廣告

物理層:中繼器、集線器、還有我們通常說的雙絞線也工作在物理層

資料鏈路層:網橋(現已很少使用)、乙太網交換機(二層交換機)、網絡卡(其實網絡卡是一半工作在物理層、一半工作在資料鏈路層)

網路層:路由器、三層交換機

傳輸層:四層交換機、也有工作在四層的路由器

除了層的數量之外,開放式系統互聯(osi)模型與tcp/ip協議有什麼區別?

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是乙個參考標準,解釋協議相互之間應該如何相互作用。tcp/ip協議是美國國防部發明的,是讓網際網路成為了目前這個樣子的標準之一。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中沒有清楚地描繪tcp/ip協議,但是在解釋tcp/ip協議時很容易想到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兩者的主要區別如下:

·tcp/ip協議中的應用層處理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中的第五層、第六層和第七層的功能。

·tcp/ip協議中的傳輸層並不能總是保證在傳輸層可靠地傳輸資料報,而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可以做到。tcp/ip協議還提供一項名為udp(使用者資料報協議)的選擇。udp不能保證可靠的資料報傳輸。

tcp/udp協議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協議屬於傳輸層協議。其中tcp提供ip環境下的資料可靠傳輸,它提供的服務包括資料流傳送、可靠性、有效流控、全雙工操作和多路復用。通過面向連線、端到端和可靠的資料報傳送。通俗說,它是事先為所傳送的資料開闢出連線好的通道,然後再進行資料傳送;而udp則不為ip提供可靠性、流控或差錯恢復功能。一般來說,tcp對應的是可靠性要求高的應用,而udp對應的則是可靠性要求低、傳輸經濟的應用。tcp支援的應用協議主要有:telnet、ftp、smtp等;udp支援的應用層協議主要有:nfs(網路檔案系統)、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dns(主網域名稱稱系統)、tftp(通用檔案傳輸協議)等.

tcp/ip協議與低層的資料鏈路層和物理層無關,這也是tcp/ip的重要特點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縮寫,意為開放式系統互聯。

1、同一層中的各網路節點都有相同的層次結構,具有同樣的功能。

2、同一節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介面(可以是邏輯介面)進行通訊。

3、七層結構中的每一層使用下一層提供的服務,並且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4、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按照協議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訊。

第一層:物理層(physicallayer),規定通訊裝置的機械的、電氣的、功能的和過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維護和拆除物理鏈路連線。具體地講,機械特性規定了網路連線時所需接外掛程式的規格尺寸、引腳數量和排列情況等;電氣特性規定了在物理連線上傳輸bit流時線路上訊號電平的大小、阻抗匹配、傳輸速率距離限制等;功能特性是指對各個訊號先分配確切的訊號含義,即定義了dte和dce之間各個線路的功能;規程特性定義了利用訊號線進行bit流傳輸的一組操作規程,是指在物理連線的建立、維護、交換資訊是,dte和dce雙放在各電路上的動作系列。

在這一層,資料的單位稱為位元(bit)。

屬於物理層定義的典型規範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第二層:資料鏈路層(datalinklayer):在物理層提供位元流服務的基礎上,建立相鄰結點之間的資料鏈路,通過差錯控制提供資料幀(frame)在通道上無差錯的傳輸,並進行各電路上的動作系列。  

在這一層,資料的單位稱為幀(frame)。

資料鏈路層協議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幀中繼等。

第三層是網路層

在計算機網路中進行通訊的兩個計算機之間可能會經過很多個資料鏈路,也可能還要經過很多通訊子網。網路層的任務就是選擇合適的網間路由和交換結點, 確保資料及時傳送。網路層將資料鏈路層提供的幀組成資料報,包中封裝有網路層包頭,其中含有邏輯位址資訊- -源站點和目的站點位址的網路位址。

如果你在談論乙個ip位址,那麼你是在處理第3層的問題,這是「資料報」問題,而不是第2層的「幀」。ip是第3層問題的一部分,此外還有一些路由協議和位址解析協議(arp)。有關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層處理。位址解析和路由是3層的重要目的。網路層還可以實現擁塞控制、網際互連等功能。

在這一層,資料的單位稱為資料報(packet)。

網路層協議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四層是處理資訊的傳輸層。第4層的資料單元也稱作資料報(packets)。但是,當你談論tcp等具體的協議時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資料單元稱為段(segments)而udp協議的資料單元稱為「資料報(datagrams)」。這個層負責獲取全部資訊,因此,它必須跟蹤資料單元碎片、亂序到達的資料報和其它在傳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第4層為上層提供端到端(終端使用者到終端使用者)的透明的、可靠的資料傳輸服務。所為透明的傳輸是指在通訊過程中傳輸層對上層遮蔽了通訊傳輸系統的具體細節。

傳輸層協議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第五層是會話層

這一層也可以稱為會晤層或對話層,在會話層及以上的高層次中,資料傳送的單位不再另外命名,統稱為報文。會話層不參與具體的傳輸,它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和維護應用之間通訊的機制。如伺服器驗證使用者登入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

第六層是表示層

這一層主要解決擁護資訊的語法表示問題。它將欲交換的資料從適合於某一使用者的抽象語法,轉換為適合於osi系統內部使用的傳送語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轉換資料服務。資料的壓縮和解壓縮,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層負責。

第七層應用層,應用層為作業系統或網路應用程式提供訪問網路服務的介面。

應用層協議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通過 osi 層,資訊可以從一台計算機的軟體應用程式傳輸到另一台的應用程式上。例如,計算機 a 上的應用程式要將資訊傳送到計算機 b 的應用程式,則計算機 a 中的應用程式需要將資訊先傳送到其應用層(第七層),然後此層將資訊傳送到表示層(第六層),表示層將資料轉送到會話層(第五層),如此繼續,直至物理層(第一層)。在物理層,資料被放置在物理網路媒介中並被傳送至計算機 b 。計算機 b 的物理層接收來自物理媒介的資料,然後將資訊向上傳送至資料鏈路層(第二層),資料鏈路層再轉送給網路層,依次繼續直到資訊到達計算機 b 的應用層。最後,計算機 b 的應用層再將資訊傳送給應用程式接收端,從而完成通訊過程。下面圖示說明了這一過程。

osi 的七層運用各種各樣的控制資訊來和其他計算機系統的對應層進行通訊。這些控制資訊包含特殊的請求和說明,它們在對應的 osi 層間進行交換。每一層資料的頭和尾是兩個攜帶控制資訊的基本形式。

當資料在各層間傳送時,每一層都可以在資料上增加頭和尾,而這些資料已經包含了上一層增加的頭和尾。協議頭包含了有關層與層間的通訊資訊。頭、尾以及資料是相關聯的概念,它們取決於分析資訊單元的協議層。例如,傳輸層頭包含了只有傳輸層可以看到的資訊,傳輸層下面的其他層只將此頭作為資料的一部分傳遞。對於網路層,乙個資訊單元由第三層的頭和資料組成。對於資料鏈路層,經網路層向下傳遞的所有資訊即第三層頭和資料都被看作是資料。換句話說,在給定的某一 osi 層,資訊單元的資料部分包含來自於所有上層的頭和尾以及資料,這稱之為封裝。

例如,如果計算機 a 要將應用程式中的某資料傳送至計算機 b ,資料首先傳送至應用層。 計算機 a 的應用層通過在資料上新增協議頭來和計算機 b 的應用層通訊。所形成的資訊單元包含協議頭、資料、可能還有協議尾,被傳送至表示層,表示層再新增為計算機 b 的表示層所理解的控制資訊的協議頭。資訊單元的大小隨著每一層協議頭和協議尾的新增而增加,這些協議頭和協議尾包含了計算機 b 的對應層要使用的控制資訊。在物理層,整個資訊單元通過網路介質傳輸。

計算機 b 中的物理層收到資訊單元並將其傳送至資料鏈路層;然後 b 中的資料鏈路層讀取計算機 a 的資料鏈路層新增的協議頭中的控制資訊;然後去除協議頭和協議尾,剩餘部分被傳送至網路層。每一層執行相同的動作:從對應層讀取協議頭和協議尾,並去除,再將剩餘資訊傳送至上一層。應用層執行完這些動作後,資料就被傳送至計算機 b 中的應用程式,這些資料和計算機 a 的應用程式所傳送的完全相同 。

乙個 osi 層與另一層之間的通訊是利用第二層提供的服務完成的。相鄰層提供的服務幫助一 osi 層與另一計算機系統的對應層進行通訊。乙個 osi 模型的特定層通常是與另外三個 osi 層聯絡:與之直接相鄰的上一層和下一層,還有目標聯網計算機系統的對應層。例如,計算機 a 的資料鏈路層應與其網路層,物理層以及計算機 b 的資料鏈路層進行通訊。

七層網路模型 OSI七層模型與TCP IP四層模型

計算機通訊和internet網路通訊的基本結構模型 各層的一些簡單介紹 重點 前四層的知識 第一層 物理層 physical 資料傳輸的介質 線纜,網絡卡 線纜,介面 資料傳輸速度 第二層 資料鏈路層 data link mac位址 第三層 網路層 network 三層的ip編址,路由的功能 第四層...

OSI七層模型與TCP IP模型

在網路上,乙個協議對應於管理系統之間如何相互通訊的規則。乙個協議族是一系列協同工作的協議的集合。osi模型和tcp ip模型是現在網路中常用的協議。應用層 為應用程式提供網路服務 表示層 資料格式化 加密 解密 會話層 建立 維護 管理會話的連線 傳輸層 建立 維護 管理端到端連線 網路層 ip定址...

OSI七層網路模型與TCP IP四層模型

1 osi七層結構圖 2 tcp ip四層結構圖 osi網路模型和tcp ip網路模型對應關係 如果有人問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二層交換機工作在osi的第二層資料鏈路層,由於它們要對幀解碼並使用幀資訊將資料傳送到正確的接收方,所以它們是工作在資料鏈路層的。三層交換機是工作在osi的網路層,因為三層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