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結算與清算
在銀行卡網際網路絡中,由於交易實現過程的跨行性,將發卡行與持卡人之間的支付結算關係,演化為結算和清算兩個層次。
在網路成員行與持卡人、特約商戶之間為結算關係,
具體又分為兩類:
**行與持卡人之間的收付關係、
與特約商戶的結算關係;
發卡行與持卡人的實時記帳的結算關係(對於02xx類金融交易),
或扣減信用額度及事後的結算關係(對於01xx類授權交易)。
在網路成員行與網路清算銀行(或清算中心,下同)之間,構成銀行之間的清算關係。通過成員行的清算帳戶之間的資金劃付和清算網路內的清算資訊傳遞,進行銀行間的清算。
作為網際網路絡系統核心的交換中心,雖然也屬於現代化的支付與清算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但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支付系統,其本身一般不具備資金清算功能,而是日結後向清算銀行提交清分資料,由清算銀行對成員行進行借、貸交易彙總軋差後的淨額清算,完成最終支付。 因此,在整個網路的業務執行中,實際上存在兩個網路,即交易網路和清算網路。
交易網路24小時連續執行,實時處理客戶的網路交易;清算網路則僅在交易網路日結後,傳送銀行之間當日網路交易清算淨額的資金劃撥資訊。
二、清分、對帳與清算
在這種雙重網路體系中,包括最終清算的跨行交易的全過程,一般應經過2個階段:
實時交易階段和日結清算階段。
實時交易階段,一般由持卡人在**行終端上發起,經**行主機、交換中心,送達發卡行主機,發卡行記帳或授權後發出響應報文,經交換中心、**行主機返回**行交易終端。對於金融交易,一般在交易階段即已完成發卡行與客戶之間的結算。但是,發卡行與**行之間則並未進行清算。處於掛帳狀態。網上傳遞的是持卡人與銀行之間的資金轉移資訊。
清算階段在日誌切換後進行,具體又分為清分、對帳和清算。
1.清分
清分(clearing)是清算的資料準備階段,主要是將當日的全部網路交易資料按照各成員行之間本代它、它代本、貸記、借記、筆數、金額、軋差淨額等進行彙總、整理、分類。清分是網路交換中心和各成員行交易主機系統在清算階段的主要工作,將產生**清分資料
·各成員行對網路交換中心的清算淨額。
·各成員行相互之間交易的各類彙總。
·當日的全部網路交易明細。
對於金融交易的清分,交換中心和各成員行主機根據各自的交易流水記錄即可進行。對於授權交易,日間交易期間並不扣減客戶帳戶餘額,日結後也並不根據交易流水進行清分和清算,一般採取日結後由**行批量上傳交易資料,而後進行清分。如mastercard國際組織的清分系統inet規定,每日23時、次日5時、9時,聖路易中心分三次接收成員行批量上傳授權類交易明細資料,清分後於10時,向其清算銀行(紐約的化學銀行)提交清算資料,由化學銀行實施清算。同時,5時、9時、23時(較上傳滯後乙個時段)分三次向成員行批量下傳經中心清分後的授權交易明細資料,供發卡行記客戶信用卡帳。
2.對帳
對帳(reconciliation)以清分為基礎,交換中心與成員行之間通過iso 8583的對帳報文05xx,使用第一級清分資料(填入97#域)、第二級清分資料(填入74#--89#域)進行彙總性的網上聯機對帳。當聯機對帳不平時,應採取措施調取相應的第**資料即交易明細資料,進行離線性的明細對帳。網上傳輸的是交易記錄資訊,而非銀行之間的資金轉移資訊。
3.清算
清算(settlement)在清分與對帳的基礎上進行,交換中心向清算銀行(中心)提交各成員行與交換中心之間的淨額清算資料,由清算銀行(中心)按照預先商定的清算方式發起清算。在成員行的清算帳戶之間實施清算劃付,或通過清算網路傳遞資金調撥指令,完成銀行間的清算。為了確保清算的正確性,可在清算結束後,由各成員行的清算系統將清算資料送達銀行卡系統,再作一次末端對帳。清算網路及流程見圖。清算網路由清算中心和各成員行的清算系統組成,網上傳遞的是銀行之間的資金轉移資訊。圖中,1代表交換中心向清算中心提交清分後的淨額清算資料,2代表清算網路內的清算支付指令資訊,3代表在成員行內,清算系統向銀行卡系統傳送清算資訊,作清算後的末端對帳。
@@i1;圖1 清算網路及流程@@
三、交易網路的清算處理過程
銀行卡異地網際網路絡的清算,是乙個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其中包括:
·業務部門與技術部門之間。
·業務制度與技術系統之間。
·交換中心與成員行的銀行卡系統之間。
·清算中心與成員行清算系統之間。
·交換中心與清算中心之間。
·成員行內的銀行卡系統與清算系統之間。
·實時交易與日終批處理之間等。
交換中心和成員行的銀行卡系統主要是完成其中的清分對帳,配合清算系統完成網路清算。交易網路中,與清算有關的處理過程包括:
1.交易報文中的網路日期域 整個交易網路系統24小時不間斷連續執行,採取日終批量淨額清算方式。交換中心和成員行系統在交易日誌切換(cut off)後,各自從交易明細日誌中根據網路交易日期提取資料,進行清分、對帳、清算。因此必須同步中心和成員行的網路交易日期。 網路日期一般採用iso8583的清算日期域(15#)。在實時交易中,交易報文一般總是包含該域,交換中心、**方和發卡方均應校驗該域,一旦發現網路日期非同步,即應拒絕,並採取措施重新同步網路日期。
2.日誌切換 系統配置的日切時刻(一般為夜間交易低谷時間),將啟用中心的日切程式,交換中心向成員行發出日切開始命令(0800報文,網管**201),成員行據此完成對上日切:
·更新對上網路日期變數;
·建立和啟用新的交易日誌;
·關閉當前交易日誌;
·向交換中心發出日切響應報文(0810報文,網管**201)。
·日切開始後,交換中心進入雙日誌執行狀態,若干分鐘後,交換中心關閉前日日誌,完成網路日切。
3.日結清分 日切後,對於02xx交易,交換中心和成員行分別依據各自的交易日誌進行日結清分處理(成員行若未建立專門的對上日誌,應從其交易日誌中按照網路交易日期字段提取交易記錄,形成對上清分資料);對於01xx授權交易,在中心與成員行交換交易記錄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清分。
4.網路對帳 (1)聯機對帳 清分結束後,交換中心與各成員行之間通過05xx報文進行網上聯機對帳。對帳內容可包括:借記、貸記、轉帳、授權、查詢交易及其撤消的筆數、交易總額、處理費總額、交易費總額(交易額與處理費之和)、淨清算額,即iso 8583中74# ~ 89#、97#資料元。 (2)明細對帳 如果聯機對帳出現不一致,即應轉入明細對帳處理: ·成員行將有關交易流水以檔案方式上傳交換中心,如果網路交易負載較重或通訊頻寬不足,可將交易流水檔案解除安裝到pc機,以其它通訊方式上傳交換中心。 ·交換中心收到上傳流水後,即可與交換中心自身的交易流水比對,進行明細對帳,查出問題,予以修正。
5.清分資料提交 對帳後,交換中心向清算銀行(中心)提交清分資料,其內容為各成員行的淨清算額(因為採取日終批量淨額清算方式),其形式可以是紙介質、磁介質、報文通訊、檔案傳輸、分布式資料庫等,具體形式要根據交換中心與其清算銀行(中心)的技術關係而定。 清分資料中還可能包括以前交易的清算資料調整項。
6.清算流程 清算銀行(中心)收到清分資料後,即可發起自上而下的清算處理,進入清算網路系統內的清算流程。清算資訊由清算銀行(中心)發往成員行清算系統。後者完成清算處理的同時,也可將該清算淨額資料送往本行銀行卡交易系統(交換分中心或聯網業務主機),進行末端對帳。
7.成員行末端對帳 成員行的銀行卡系統收到本級清算系統(或有關業務部門)的清算資訊後,與系統中儲存的相應資料比對,確保準確無誤,完成清算後的最終對帳,結束對帳清分的全過程。 在對帳、清算的過程中,當發現交易各方的清算記錄不一致時,可能引起事後的清算調整,由相應的差錯控制制度和措施予以處理。
銀行卡的清分 對帳與清算
一 結算與清算 在銀行卡網際網路絡中,由於交易實現過程的跨行性,將發卡行與持卡人之間的支付結算關係,演化為結算和清算兩個層次。在網路成員行與持卡人 特約商戶之間為結算關係,具體又分為兩類 行與持卡人之間的收付關係 與特約商戶的結算關係 發卡行與持卡人的實時記帳的結算關係 對於02xx類金融交易 或扣...
銀行卡的校驗
銀行卡號一般是16位或者19位。由如下三部分構成。1,前六位是 發行者標識 2,中間的位數是 個人賬號標識 從卡號第七位開始 一般由6 12位數字組成。最多可以使用12位數字。3,最後一位是 根據卡號前面的數字,採用luhn演算法計算出的最後一位校驗位 public static boolean c...
蒜頭君的銀行卡
雖然蒜頭君並沒有多少錢,但是蒜頭君辦了很多張銀行卡,共有 n 張,以至於他自己都忘記了每張銀行卡裡有多少錢了。他只記得一些含糊的資訊,這些資訊主要以下列三種形式描述 銀行卡 a 比銀行卡 b 至少多 c 元。銀行卡 a 比銀行卡 b 至多多 c 元。銀行卡 a 和銀行卡 c 裡的存款一樣多。但是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