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所謂「直啟動」模式,比如直接從
cd盤和
usb埠啟動計算機(系統),倍受到人們關注。
一般說來,計算機一旦「開機」(加電),彷彿相應的作業系統就必然隨之「執行」起來。細細想來,計算機的
cpu所接受的第一條指令是儲存在哪個檔案裡面呢?形象地說,硬體與軟體「相切於」哪一點?這是乙個很有興趣的問題。
很久以前,乙個很奇怪的人,叫
erich stefan boleyn
,其座右銘是「
i'll live forever or die trying"
(意思是「我將活到永遠,或者,死的很值」),喜歡琢磨這個問題。
erich
提出乙個設想:
bootloader
(引導啟動器)。沒有這個「引導啟動器」的幫助,作業系統一般是不會自己執行起來的。於是,
erich
研製出了乙個稱為「
grub
」(grand unified bootloader
片語的字頭縮寫,意思是「大一統」的引導啟動器)的啟動工具,發布了
grub 0.5
版本(1998
年),後來,逐漸演變為「
gnu grub
」,由gnu
**會繼續維護,至今成為非常知名的「開源(多重作業系統)引導啟動器」。
grub
自己有一套「程式語言」(或叫「道理規範」),一般人不易搞明白。現在的
grub
最新版本是
grub 2.0
版本。
近年來,隨著
usb 2.0
快速埠的出現,考慮怎樣從
usb埠「啟動系統」就成為一種「必須」、成為一種「潮流」。所謂「
live cd
」(直啟動
cd盤),逐漸被「
live usb
」(直啟動
usb盤)所取代,是很自然的現象(必然的趨勢)。
2023年1
月27日,jeremy turner
發表文章,題為「
installing grub on a usb flash memory key
」(在u
盤上安裝
grub
),捅破了這層窗戶紙,值得一閱。由此,如何把
ubuntu 7.04
最新版本完整地裝在乙個小小的
u盤上面,只是乙個「功夫」問題了。
實際上,
grub
就是計算機在「開機」的第一時間執行的那個程式,其實它的任務很簡單:一旦
grub
執行起來,它把計算機的「控制權」轉交給計算機的作業系統(核心)就算「完事」。但是,由於存在這個「緩衝檔案」,使我們在作業系統執行起來之前,能夠做很多其他事情。
erich
的這個「發明」,確實很妙。
我們也許要問,把
ubuntu 7.04
版本裝在
u盤上面,有什麼用處(好處)呢?道理很簡單,攜帶方便。當今,許多計算機都具有從
usb埠「直啟動」的能力,比如,什麼「防毒
u盤」,便是一例。
ubuntu u
盤的出現,使得計算機預裝所謂「正版作業系統」成為一種笑話。今後,計算機有沒有硬碟都不是問題了,還談什麼預裝不預裝(正版作業系統)?
根據「ubuntu
事業部」的實際測試,對於***的
u盤,長時間執行計算機,拼命「折騰」u盤,
u盤也不會發熱,能夠長時間地正常工作。
u盤隨身帶,工作任你行,已經成為現實。
ubuntu U盤 變成唯讀 解決辦法
首先執行命令 tail f var log syslog然後插入有問題的u盤,tail會列印一些log jan 23 09 40 55 zkw 3330 kernel 1451066.881318 usb 3 1 new high speed usb device number 61 using x...
製作ubuntu u盤的幾種方法
一 使用universal usb installer安裝 ubuntu安裝過程卡住了,不知道什麼原因 設定好,版本,iso檔案路徑,u盤路徑,一直按下一步,完成 二 使用軟碟通即ultraiso安裝 1 開啟iso檔案 三 使用unetbootin安裝 選擇好iso路徑,u盤,800m配置檔案,不...
什麼是Live USB盤?
我們平時所說的 u 盤 正式名稱是 usb快閃儲存器驅動器 usb flash drive 簡稱 ufd 這裡的所謂 驅動器 drive 其實就是一種 資料儲存裝置 快閃儲存器 是 1987 年日本東芝開發的 nand 型儲存技術,類似 eeprom 的載體。這種 usb快閃儲存器驅動器 體積通常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