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3.2.1
節可以看出,各種
isdn
裝置的使用都不是隨便的,必須連線在相應的裝置和介面上。總體來說,在使用者端的
isdn
網路結構可用兩種不同的裝置組合來實現,一種是由
nt1、
isdn ta
(或者isdn pci
卡)、te
;另一種是
nt1+
、isdn pci
卡(當然也可以是
isdn ta
,但這樣成本更高,浪費資源)、
te。這兩種網路連線方式的網路結構分別如圖
3-13
和圖3-14
所示。
圖3-13nt1與ta
組合的isdn
網路結構
圖3-14nt1+
與isdn pci
卡組合的
isdn
網路結構
【注意】
isdn
網路不能直接採用原來的模擬**線路,而必須經過適當的改造,使之成為全數字線路,而且是兩條**線。兩條數字**線路的入口後經過乙個**接線盒匯聚,最終以乙個四芯
rj-45
**介面的形式提供統一介面,
ta,或者
nt裝置通過四芯電纜與該
rj-45
介面連線。但要注意,這條四芯電纜一般是隨ta、
nt裝置提供的,也可以用直通的雙絞線代替。這一點,要引起相當重視,不是有了
isdn
裝置就可以使用
isdn
的,而事先必須向
isp申請,由
isp先對線路進行公升級改造。
比較圖3-13
與圖3-14
兩個網路結構,基本上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兩個方案的最佳裝置搭配有些不一樣。圖
3-13
方案中由於
nt1網路終端沒有用來連線模擬**機、模擬傳真機之類的**線介面,所以只能與提供了這類**線裝置介面的
ta介面卡搭配。因為一般使用者的**機和傳真機還是模擬的。
在如圖
3-14
所示方案中,採用
nt1的公升級版網路終端
nt1+
,而這類網路終端中提供了原來只有
ta介面卡才提供的模擬**和模擬傳真機**線介面,所以在理論上來講也就不用
ta介面卡了。但是
nt1+
仍不提供直接與
pc機連線的介面,並且無法實現
isdn
網路的速率適配和協議轉換功能,所以還是需要
isdn
介面卡。只不過,出於成本的考慮,不選擇同時提供這些模擬**機和模擬傳真機所需的
rj-11
**介面,而是採用簡單化的
pci介面
isdn pci
卡介面卡。這樣一來,原來在圖
3-13
所示結構中連線在
ta介面卡上的模擬**機和模擬傳真機就可直接連線在
nt1+
上了。兩方案中的數字**機和數字傳真機都可接在
nt1,或者
nt1+
網路終端的
s/t口上。
如果是乙個比較大的
isdn
網路系統,則還可能需要用到上節介紹的
nt2,如
isdn
交換機,這時
nt2的兩端分別與
nt1(或者
nt1+
)和多個
te裝置連線,網路結構如圖
3-15
所示。nt2
只能直接連線標準的
isdn
裝置連線,像
pc機這樣的非標準
isdn
裝置只能先通過
isdn
介面卡連線後再與
nt2連線。這些標準,或非標準
isdn
裝置全部通過
nt2連線起來,形成乙個本地區域網,然後再適配連線到
isdn
網路中的
nt1終端,共享
isdn
網路。 圖
3-15
使用nt2
裝置的isdn
網路結構
為了定義
isdn使用者-
網路介面的配置,並建立相應的介面標準,
ccitt
採用了功能群和參考點的概念。功能群(
functional group
)是使用者接入
isdn
所需的一組功能,這些功能可以由乙個或多個裝置來完成。而參考點(
reference point
)是用來分割功能群的概念上的點。
在上節介紹的不同實現方案中,乙個參考點可以對應,也可以不對應於乙個物理介面。但要注意的是,功能群和參考點都是抽象的概念,它們可能對映實際的物理結構,但又不同於實際的物理裝置和介面。
isdn
參考點規定了安裝在
isdn
網路中的裝置之間的通訊引數。在客戶端有4r
、s、t
、和u
。在中心局
isdn
參考點稱為v。
根據功能群和參考點的概念,
ccitt i.411
建議提出了
isdn使用者-
網路介面的參考配置,如圖
3-16
所示。圖中標出了兩種簡化的
isdn
網路結構的各種參考點位置。
圖3-16isdn
網路參考點
nt1
與nt2
之間的參考點
t是使用者與網路的分界點,
t參考點
位於nt1
和nt2
之間,在沒有
nt2裝置的情況下,它位於
nt1與
te1或者
ta之間。
s
參考點位於
nt1(或
nt2)與
te或者
ta之間,
是乙個4
線數字連線,將專用
isdn
終端和網路相關的通訊功能分離開來。
對於使用者來說這是最重要的介面。
s介面使用與
t介面相同的特性。對應於單個
isdn
終端入網的介面(為標準的
isdn
終端裝置,如
isdn
介面卡、數字**機、數字傳真機等),將使用者終端裝置和與網路通訊功能分開。這裡所用的介面就是使用者
-網路介面,可以是基本速率介面,也可以是基群速率介面,具體要根據具體網路型別而定。
r
參考點點位於ta和
te2(非
isdn
標準介面)之間,提供非
isdn
標準終端的入網介面(
pc機的
rs-232
、x.25
介面等),位於
te2和
ta之間。在典型的情況下,這個介面符合
ccitt x系列v
系列的建議。 u
參考點是
在nt1
裝置和運營商網路的線路終端裝置之間的參考點。
u參考點僅適用北美,因為在那裡
nt1功能不是有運營商的網路提供。
很多情況下,是本地環路上
nt1或者
nt2裝置到網路的連線,是乙個雙線全雙工數字連線。
v
參考點是
u參考點的乙個副本,位於中心局本地環路的另外一端,終端使用者是得不到的。
參考點t和
s是承載業務的接入點,參考點
r使不符合
isdn
標準的裝置能夠經過終端介面卡的轉換之後接到
isdn
的承載業務接入點。1和
2點是使用者終端業務的接入點。使用
isdn
標準終端的使用者終端業務從
1點接入;使用非
isdn
標準終端的使用者終端業務從
2點接入。
ISDN的網路連線方式和功能參考點
從3.2.1 節可以看出,各種 isdn 裝置的使用都不是隨便的,必須連線在相應的裝置和介面上。總體來說,在使用者端的 isdn 網路結構可用兩種不同的裝置組合來實現,一種是由 nt1 isdn ta 或者isdn pci 卡 te 另一種是 nt1 isdn pci 卡 當然也可以是 isdn t...
vm網路連線方式
理解vm網路連線三種模式 很多朋友都用vmware來測試不同的系統,我結合自己的經驗談一下對網路設定的理解,不對的地方請指正.在此種模式下,虛擬機器內部的網絡卡 例如linux下的eth0 直接連到了物理網絡卡所在的網路上,可以想象為虛擬機器和host機處於對等的地位,在網路關係上是平等的,沒有誰在...
virtualbox的網路連線方式
virtualbox虛擬機器的作用是在現有作業系統下,允許安裝更多的作業系統,相互之間物理隔離,組成網路,以更大的發揮計算機的效能。virtualbox的網路連線方式有nat模式 橋接模式 host only介面卡模式 內部網路模式。1.nat模式 該模式下虛擬機器不占用主機所在區域網的ip,虛擬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