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效應之皮格馬利翁效應

2021-04-06 22:18:03 字數 747 閱讀 7618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裡的賽普勒斯國王,他愛上了自己雕塑的乙個少女像,並且真誠的期望自己的愛能被接受,這種真摯的愛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動了愛神阿芙狄羅忒,就給了雕像以生命。雖然這只是乙個神話傳說,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期望而使"雕像"變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鮮見。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乙個實驗:研究人員提供給乙個學校一些學生名單,並告訴校方,他們通過一項測試發現,該校有幾名天才學生,只不過尚未在學習中表現出來。其實,這是從學生的名單中隨意抽取出來的幾個人。

然而,有趣的是,在學年末的測試中,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確比其它學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認為,這就是由於教師期望的影響。

對少年犯罪兒童的研究表明,許多孩子成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不良期望的影響。他們因為在小時候偶爾犯過的錯誤而被貼上了"不良少年"的標籤,這種消極的期望引導著孩子們,使他們也越來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終走向犯罪的深淵。

積極的期望促使人們向好的方向發展,消極的期望則使人向壞的方向發展,人們通常用這樣來形象地說明皮格馬利翁效應:"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乙個人發展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

管仲在做齊國的宰相以前曾經負責押送過犯人,但是,與別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並沒有親自押送犯人,而是讓他們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預定日期趕到就可以了。犯人們感到這是管仲對他們的信任與尊重,因此,沒有乙個人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趕到了預定地點,由此可見,積極期望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有多大。

古人說"用人不疑",也就是這個道理,任用別人,就應該相信別人的能力,給別人傳達一種積極的期望。

社會心理學

科學並非是全然客觀的。科學家並非僅僅是閱讀自然這本書。更確切地說,他們是按照自己的心理分類來解釋自然。同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是通過自己的先入之見來觀察這個世界。是否會把空中移動的光點看成飛碟,或者在餡餅上看到一張臉,這取決於我們的知覺定勢。在閱讀這些文字時,你並沒有意識到你同時也在看著自己的鼻子...

社會心理學學習

幸福感是感覺與人有聯結 自由以及有能力 相互交往 1.功能距離 生活軌跡相交的頻率是關鍵 2.接近性誘發喜歡的其中乙個原因就是易得性 對相互交往的預期 1.對相互交往的預期就可以誘發喜歡 效應 1.人更傾向於喜歡自己熟悉的事物 2.效應的缺點,人面對自己陌生的事物容易產生偏見 吸引力和約會 男性更重...

社會心理學 社會和文化

這一部分是科普性質的內容,主要講群體性質的心理學。利他主義和親社會行為 攻擊偏見 衝突與和平心理學 1.利他主義和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的目的是幫助別人。利他行為是個體在做出這種親社會行為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個人安全和利益。利他行為產生的根源對人類整體有巨大的好處。女性相信那些有著明顯利他主義傾向的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