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要面對這樣,那樣的**。
以讀書為例,一部經典的好教材,想要把它讀通,搞明白,弄紮實,除了在讀的過程中理解作者想要描述的字面意思以外,往往還需要通過作大量的相關習題及實驗來建立起更為紮實,深刻的認識,而捧著厚厚的一本書,人類心理潛在的占有本能又往往會驅使著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將這部教材拿下,滿足自己的成就感,於是在沒有外人監督,沒有外力監控的情況下,很容易演變為一開始的時候讀書,作題皆顧,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開始不能抗拒快速讀完書本的**,於是作題的頻率越來越低,最終在快速攻克目標的指導原則下,書讀完了,習題卻沒有作幾道。
在讀的過程中,在每個閱讀的區域性階段,對作者想要傳遞的意思似乎都搞明白了,但真的把書本一合,要求你對某一小節,某一大章,乃至全書作乙個總結性的回顧,往往就覺得很多想法,很多話,似乎就在嘴邊,就在腦子裡,卻就是不能以流暢的方式表達而出。真要讓你用書上講述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卻往往感覺無從下手。
究其根源,實際上還是學習過程做得還不夠紮實。
而一本經典的好教材,其定位與資訊類讀物則大不一樣了,通俗來說,讀資訊類讀物,是為了知道發生了什麼,而讀經典的教材類讀物,則是為了知道在發生的事情背後蘊藏的機理。再換句話說,經典教材的目的是為了提公升人的理解力,而資訊類讀物,則是為了讓人長見識。想要通過讀經典教材的過程來提公升自己的理解力,就好比要通過讀書的過程,將作者身上所具備的,而在讀之前自己身上還未具備的某些能力,特質,吸收過來。不同的知識背景,不同的知識結構,不同的知識基礎,甚至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注定了要想讓自己通過讀一本書獲得跟作者在這本書所述及的內容上相近的理解力,不會是件容易的事情。大量的思考,習題,實驗,乃至於查詢相關資料辨偽存真,相互印證,都是重要的手段。
一本好的教材,也許只有500頁,但為了將其讀通,讀透,進而提公升自己在這本書所述範疇的理解力,你需要作的習題,需要查的資料,需要寫的筆記和讀書報告,可能會遠大於這個頁數。如果在讀這類書的過程中,只是滿足於在快速閱讀中理解自己目光所觸的書本範圍內容,恐怕,讀完了整本書,你都還未必能體會到作者真正想要傳達內容的十分之一,個人在理解力上的增益也就很有限了。
所以,對於閱讀經典教材,我會試著採用如下的方法:
1. 堅持連續的閱讀
關鍵是連續,我本人不主張那種「這週看100頁,下週休一周,再過一周再看幾頁」的這種不均勻的閱讀方式,現代社會裡,我們接觸到的事物,需要處理的事情都是非常繁多的,而個體的處理能力,記憶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如果閱讀一本書的間隙太長,很可能你讀到第150頁的內容時,會發現自己已經淡忘了前面的很多內容,這種淡忘在閱讀過程中肯定在所難免,但是不規律,不連續的閱讀引起的淡忘效果要明顯得多。 一股作氣的策略,在讀書過程中也適用。
2. 堅持思考
早就有古人說過「學而不思則罔」,長時間的閱讀,卻不去花時間思考why and how?會讓自己退化為乙個知識儲存機器,達不到提公升理解力的效果了。對書本上的東西,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所掌握的往往浮於表象,只有真正經過自己深入思考,推敲的,才能更有效的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3. 堅持做題
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我很排斥做題,覺得做題實在是一種應試教育的弊端,但多年之後,經歷過一些認知,學習上的困境,也走過一些彎路之後,我現在的體會是,做題是一種很有效的鞏固所學,紮實所學的方式。只不過,傳統的應試教育過分強調作題本身在功利方面的回報,容易激發起人的心理**,以致於個體一旦獲得自由學習的環境以後,會傾向於排斥這種方式了。
有很多時候,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感覺自己已經明白了作者所說的某句話,某個意思了,而實際上卻未必如此。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知識結構,注定了讀者與作者經常會在相同的某個描述上存在理解偏差。作者實際想闡明的意圖是a,他用來闡明意圖a的描述是b,而讀者在讀完描述b以後所建立起來的初始理解則可能是c,c與a可能存在交集,也可能不存在交集。
不通過做題,僅僅思考,是很難確立自己對作者的主要意圖的理解是不是存在偏差。而通過做題,往往能發現自己在理解上的偏差和盲點,讓自己對描述b的理解更接近於作者想要表達的原始意圖a了。
4. 堅持階段性地作讀書筆記。
個人覺得,階段性地作讀書筆記,有那麼幾分「跳出畫外看畫」的感覺,不停地閱讀,思考,作題,會讓自己一直糾纏於書本,教材的細節,而適時地跳出來,作乙個小結,會有助於自己廓清方向,梳理思路,不囿於一書一時,另一方面,還能起到鞏固所學的目的。
至於查詢資料,互為印證,因為現在的精力實在是有限,也跟自己的惰性有關,現在自己讀書的過程中,做得還很不夠,(個人感覺,作學術研究的話,查詢資料,互為印證是必要條件,而僅僅是求知的話,則不那麼緊迫。)但是上面所述的四點,自己在閱讀經典教材類的圖書的過程中還是基本在一直堅持的。
最後引用法國學者pascal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作為此貼的結尾吧:
「讀得太快或太慢,都一無所獲。」
**自:
有關UPDATE操作的一些想法
我們平常寫 的時候,無疑都會接觸大量的資料curd操作。第一反應是這太簡單了,那麼你在編寫update操作的時候是怎樣的邏輯呢?比較下面兩段偽 sql update table name set a a b b c c where id id res db query sql if res else...
有關U盤掛載的一些想法
原來一直採用網上現成的核心,所以u盤很容易就掛上了。也沒發現特殊的指令碼。可是換了另外乙個核心debian下的,就發現有熱插拔事件但 dev下沒有裝置,頭痛了幾天。首先想到的是仿照debian啟動指令碼,執行rcs。它裡面只有乙個指令碼exec etc init.d rc s.原來它是啟動rc指令碼...
有關U盤掛載的一些想法
原來一直採用網上現成的核心,所以u盤很容易就掛上了。也沒發現特殊的指令碼。可是換了另外乙個核心debian下的,就發現有熱插拔事件但 dev下沒有裝置,頭痛了幾天。首先想到的是仿照debian啟動指令碼,執行rcs。它裡面只有乙個指令碼exec etc init.d rc s.原來它是啟動rc指令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