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對外發布產品版本前必須要完成的測試型別
執行固定的效能測試場景得到系統的效能測試報告
與上一版本發布時的基準測試結果進行對比
單併發測試介面/事務的效能
基準測試的目的與評估
獲取系統效能基準作為參照物
識別系統或環境的配置變更對效能帶來的影響
給系統優化前後的效能提公升/下降提供參考標準
觀察系統的整體效能趨勢與效能拐點,識別系統效能風險
同一事務的響應時間變慢了
上一版本中,使用者登入的響應時間是 2s,在最新的被測版本中這個響應時間變成了 4s
系統資源的佔用率變高了
上一版本中,平均 cpu 佔用率是 15%,在最新的被測版本中平均 cpu 佔用率變成了 30%
等等。。。。
持續穩定地增加系統的負載,測試系統效能的變化
找出指標閾值下的系統瓶頸和效能拐點
測試系統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載量
找出記憶體管理錯誤,記憶體洩漏,緩衝區溢位的問題
找到處理極限,為調優提供資料
找出系統在穩定情況下的最大壓力值
測試意義
通過改變負載方式、增加負載,發現系統中所存在的效能問題
例項200 個併發使用者訪問時的最大響應時間,最大吞吐量
1 個小時內要處理 1000 筆業務,找到最大併發數
響應時間不超過 10s 的最大負載
cpu 利用率不高於 60% 下的最大併發數
測試目的
測試系統的資源在飽和狀態下的應用的處理會話能力
持續穩定的增加系統壓力,測試系統效能的變化
破壞性測試,確保系統失敗並能正常恢復
發現系統穩定性的隱患和系統在負載峰值的條件下功能隱患
關注大業務量情況系統的長時間執行狀態(例如反應變慢、記憶體洩漏 系統崩潰、失效恢復)
找出系統在可控錯誤率下的最大壓力值
4、穩定性壓力測試 (可靠測試)
長時間執行(7*24 小時)模擬被測系統的測試負載
觀察系統在長期執行過程中是否有潛在的問題
對系統指標進行監控,發現長期執行時的記憶體洩漏、資源非法占用等問題
不斷加壓,直至系統崩潰
測試系統的最大承受能力
通過破壞性加壓的手段,快速造成系統的崩潰或讓問題明顯的暴露出來
逐漸增加測試負載,如每 5s 鐘增加 100 個併發數
高負載情況下持續執行一段時間,然後再逐漸降低負載
構成乙個梯級的測試場景
尖峰測試(spike testing)在效能測試中屬於壓力測試的乙個子集。指的是在某一瞬間或者多個頻次下使用者數和壓力陡然增加的場景。為了驗證我們的**在訪問使用者急劇增加的情況下,或者短時間內反覆急劇增加工作負載時能否正常工作;以及程式能否從高負荷中恢復並正常工作時常常用到這種測試手法。spike 在英文中是釘子的意思,或者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衝擊測試,反覆衝擊伺服器。
常見的場景有
12306 開始售票時訪問使用者急劇增加
**公布高考成績、錄取分數時,訪問使用者急劇增加
**投放商業**廣告和**活動,如雙 11 和 618 等活動開始時,訪問使用者急劇增加
等等。。。。
效能測試 測試分類
效能測試 通過模擬生產執行的業務壓力量和使用場景組合,測試系統的效能能否滿足生產效能要求。特點 1,目的是驗證系統是否有系統宣稱的能力。2,需要事先了解被測試系統經典場景,並具有確定的效能目標 3,要求在已確定的環境下執行 負載測試 通過被測系統上不斷加壓,直到效能指標達到極限,例如 響應時間 超過...
效能測試分類
常會別人說到效能測試 負載測試 壓力測試 併發測試,很多人都是混合使用,或者一會叫壓力測試,一會叫併發測試。這些概念除了非測試人員分不清楚,甚至許多專業測試人員也對這些名詞也很模糊。關於這個分類我翻閱了幾個本比較好的書籍,他們講的也比較模糊,沒有給出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從不同角度和關 注點來解釋。好吧...
效能測試分類
效能測試 狹義 效能測試方法是通過模擬生產執行的業務壓力量和使用場景組合,測試系統的效能是否滿足生產效能要求。通俗地說,這種方法就是要在特定的執行條件下驗證系統的能力狀態。特點 1 這種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驗證系統是否有系統宣稱具有的能力。2 這種方法要事先了解被測試系統經典場景,並具有確定的效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