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和上乙個階段相比,團隊軟體工程的質量提高了麼? 在什麼地方有提高,具體提高了多少,如何衡量的?
使用者量, 使用者對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和我們事先的預想一致麼? 我們離目標更近了麼?
有什麼經驗教訓? 如果歷史重來一遍,我們會做什麼改進?
團隊在計畫階段是如何解決同事們對於計畫的不同意見的?
你原計畫的工作是否最後都做完了? 如果有沒做完的,為什麼?
有沒有發現你做了一些事後看來沒必要或沒多大價值的事?
是否每一項任務都有清楚定義和衡量的交付件?
是否專案的整個過程都按照計畫進行,專案出了什麼意外?有什麼風險是當時沒有估計到的,為什麼沒有估計到?
在計畫中有沒有留下緩衝區,緩衝區有作用麼?
將來的計畫會做什麼修改?(例如:緩衝區的定義,加班)
我們學到了什麼?如果歷史重來一遍,我們會做什麼改進?
我們採用了什麼辦法決定「推遲」和「必須實現」的功能?
專案的出口條件(exit criteria – 什麼叫「做好了」)有清晰的定義麼?
對於可能的變更是否能制定應急計畫?
員工是否能夠有效地處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請求?
能夠有效的處理,我們在開發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意料之外的請求。對於意料之外的請求,我們的團隊成員都比較積極主動,空閒的員工會主動接下請求並有效的處理好,在大家都沒空時,也會積極溝通協作處理好請求。
我們學到了什麼? 如果歷史重來一遍, 我們會做什麼改進?
是否進行了正式的驗收測試?
如上乙個問題所答,我們進行了正式的驗收測試,包括功能、壓力測試。
團隊是否有測試工具來幫助測試?
有,例如:postman、pycharm、coverage等。
團隊是如何測量並跟蹤軟體的效能的?從軟體實際執行的結果來看,這些測試工作有用麼?應該有哪些改進?
根據使用者的請求響應速度與功能的正確性來測量。測試的目的不是為了發現bug,而是為了提高軟體的質量,降低軟體出現缺陷的可能性;我們的測試工作一方面間接提高了軟體質量,另一方面也檢驗了我們軟體開發過程存在的問題(如錯誤處理是否完善,架構設計是否好等)。
不足之處就是在編寫**的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回歸測試,防止發現問題難以定位。
在發布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意外問題?
在beta階段的發布過程中我們沒有遇到什麼問題,alpha階段中教務格式的不統一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前端出現的問題也只是互動邏輯上的優化,這也證明了我們的測試是足夠充分、完善的。
我們學到了什麼? 如果重來一遍, 我們會做什麼改進?
在beta階段,我們深刻認識到了回歸測試的重要性。如果重來一遍,我們會在做增量式開發的過程中盡可能多地做回歸測試,防止在開發後期遇到問題時難以定位bug所在。
團隊成員之間有互相幫助麼?
團隊成員的互相幫助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同部門之間的相互扶持,還是跨部門的會議討論,商議工作,都是團隊成員互相幫助的體現。下面的感謝內容也體現了團隊之間的幫助。
當出現專案管理、合作方面的問題時,團隊成員如何解決問題?
目前來說,我們團隊沒有遇到這方面的障礙。不過,在出現相關問題的苗頭時,我們會及時在scrum meeting中提出,共同商議,是否需要更換崗位,重新分配工作,或者重新計畫相關任務。
每個成員明確公開地表示對成員幫助的感謝 。
成員感謝內容
孫旭東我感謝郭駿對我的幫助,因為在我轉會進入之後給我細心的指導,並在我遇到問題時耐心解答。
我感謝單彥博對我的幫助,因為在我配置環境時給予指導,解答我的問題,並分擔我的開發工作。
我感謝張藝璇對我的幫助,因為解答我在前端開發中遇到的問題,與我一同開發。
我感謝李嘉鋮對我的幫助,因為與我協商課程評價相關介面。
張藝璇感謝孫旭東、李嘉鋮同學承擔課程評價開發任務,完成核心功能開發!
感謝單彥博同學美化ui,讓ui變得比之前漂亮了超多!
感謝胡彬彬同學手動錄入校歷資料!
感謝杜博瑋同學重構爬蟲,提高資訊獲取速度,改善使用者使用體驗!
感謝郭駿同學的push!乙個優秀的leader,能夠調動大家積極性,能拍板拿主意,還能給大家提供建議!
單彥博感謝我前端的兩位隊友孫旭東和張藝璇,他們每個人都承擔了一整個功能頁面的設計,非常辛苦。
同時也感謝後端的兩位同學胡彬彬和李嘉鋮,一直在和我們對接並修改介面。
團隊的每乙個人在這學期都做的非常好,大家都辛苦了~
李嘉鋮我感謝胡彬彬對我的幫助,尤其是在資料庫設計時,我們討論出的資料庫架構比較合理,在開發新功能時只需要做增量式開發,大大降低了開發難度。
我感謝郭駿對我的幫助,在開發過程中經常給我提專案架構層面上的建議與批評,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我感謝前端、爬蟲對我的幫助,大家齊心協力才有我們今天的成果。
胡彬彬我感謝李嘉鋮對我的幫助, 因為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我們都互相討論,例如最開始的資料庫設計,我們都互相進行驗證,一起討論是否有不足之處。
我感謝郭駿對我的幫助, 因為在對校歷的**複審中,提出了有效的建議,讓**邏輯更簡單,更易開發。
杜博瑋我感謝郭駿對我的幫助,花費大量時間幫助我處理相當棘手的教務格式錯誤。
我感謝整個團隊的所有人,在臨近考期最繁忙的時候不離不棄,用大量的汗水敲出了這麼漂亮的程式。
郭駿我感謝孫旭東對我的幫助,幾乎承擔了課程評價介面的所有功能。
我感謝李嘉鋮對我的幫助,承擔起了一些專案展示方面的協助工作。
我感謝頂級理解團隊的所有人,對專案一心一意、不離不棄、和諧共處、共同開發,披荊斬棘,造就了beta階段的成功。
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 軟體的質量 = 程式的質量 + 軟體工程的質量,那團隊在下一階段應該如何提高軟體工程的質量呢?
軟工頂級理解組 Beta階段測試報告
在測試過程中發現了多少bug?你是怎麼進行場景測試 scenario testing 的?包括你預期不同的使用者會怎樣使用你的軟體?他們有什麼需求和目標?你的軟體提供的功能怎麼組合起來滿足他們的需要?在alpha階段已經提到的使用者型別,此處不再提及。此處提及預期使用者會如何使用我們的新功能。經常忘...
軟工頂級理解組 Alpha階段團隊貢獻分評分
下述 適用於前端 後端 爬蟲開發者的評分,基礎分數為50分,在此基礎上進行增減。類別程度 加減分準時性 提前完成 0 按時完成 0延後完成,遲交時間一天內或未延誤進度 2延後完成,遲交時間一天以上或延誤進度 4質量 質量較高,可讀性好,可擴充套件性好 2質量過關或者bug極其微小 0質量較差,有非架...
軟工頂級理解組 無人轉會申請
我們是軟工頂級理解團隊,經過長達乙個月的alpha階段緊張刺激的開發,我們希望能夠提交無人轉會申請,其理由如下 下面我們將詳細闡述我們的申請條件。人員崗位 職責喬璽華 單彥博 張藝璇 前端進行android軟體介面開發 胡彬彬 李嘉鋮 後端進行伺服器互動邏輯 編寫 杜博瑋爬蟲 負責從教務獲取學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