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效能測試的時候,傳統方式都是用併發虛擬使用者數來衡量系統的效能(站在客戶端視角),一般適用於一些網頁站點比如首頁、h5 的壓測;而 rps(requests per second)模式主要是為了方便直接衡量系統的吞吐能力-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 每秒事務數)而設計的(站在服務端視角),按照被壓測端需要達到tps等量設定相應的rps,應用場景主要是一些動態的介面api,比如登陸、提交訂單等等。
vu(虛擬使用者)和tps之間也有其邏輯關係。具體請看下方的說明。
處理能力:簡稱tps, 每秒事務數, 是衡量系統效能的乙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已有系統:可選取高峰時刻,在一定時間內(如3-10分鐘),獲取系統總業務量,計算單位時間(秒)內完成的筆數,乘以2-5倍作為峰值的tps,例如峰值3分鐘內處理訂單18萬筆,平均tps是1000,峰值tps可以是2000-5000。
針對伺服器端的效能,以tps為主來衡量系統的效能,併發使用者數為輔來衡量系統的效能,如果必須要用併發使用者數來衡量的話,需要乙個前提,那就是交易在多長時間內完成,因為在系統負載不高的情況下,將思考時間(思考時間的值等於交易響應時間)加到串聯鏈路中,併發使用者數基本可以增加一倍,因此用併發使用者數來衡量系統的效能沒太大的意義。同樣的,如果系統間的吞吐能力差別很大,那麼同樣的併發下tps差距也會很大。
做效能測試需要一套標準化流程及測試策略。在做負載測試的時候,傳統方式一般都是按照梯度施壓的方式去加使用者數,避免在沒有預估的情況下,一次加幾萬個使用者,導致交易失敗率非常高,響應時間非常長,已經超過了使用者忍受範圍內;較為適合網際網路分布式架構的方式,也是阿里的最佳實踐是用tps模式(吞吐量模式)+設定起始和目標最大量級,然後根據系統表現靈活的手工實時調速,效率更高,服務端吞吐能力的衡量一步到位。
LoadRunner 虛擬使用者數和併發使用者數的聯絡
oa系統使用使用者是100個,這個就是系統使用者數。承受的壓力。因為伺服器 併發使用者 是同時執行乙個操作的使用者,或者是同時執行指令碼的使用者,這個併發在設定不同場景的時候併發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在實際的測試 估算併發數的公示 1 計算平均的併發使用者數 c nl t 2 併發使用者數峰值 c c ...
虛擬DOM的解讀
我們知道virtual dom的作用是為了避免直接操作dom,因為直接操作dom是一件很費效能的事情,但是虛擬dom最後要渲染成真實的dom,也是需要採用dom操作的,那效能優化,優化在 var element children 該節點的子節點 children item 1 children it...
vsftpd 的虛擬使用者
vsftpd 的虛擬使用者 一 開始配置 1 裝包 yum install y vsftpd db4 utils 2 建立乙個對映虛擬使用者的真實使用者,就是所以虛擬使用者是以這個身份去登陸的,系統並不需要讓這個使用者登陸,所以shell設定為 sbin nologin這樣比較安全一點 use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