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環境:
1:ubunt 16
2:mongodb 2.6.1
3:solr 6.3
4:jdk 1.8
準備過程:
1:安裝mongo-connector
#pip install mongo-connector
操作過程:
1:啟動乙個solr樣例
#bin/solr start -e mytest -noprompt
2:在乙個終端中初始化乙個mongo的副本集
#mongod --replset mymongo
3:在另一終端中初始化這個副本集
#mongomongodb shell version:
2.6.10
connecting to: test
>rs.initiate()
4:修改solr的配置
按需求修改managed-schema(老版本叫scheme.xml)
#vim ./server/solr/configsets/sample_techproducts_configs/conf/managed-schema
把其中的
id
換成
_id
然後參照其他blog,新增
"_id" type="
string
" indexed="
true
" stored="
true
" />
"_ts
" type="
long
" indexed="
true
" stored="
true
" /> "ns
" type="
string
" indexed="
true
" stored="
true
"/>
並注釋掉
"id" type="
string
" indexed="
true
" stored="
true
" required="
true
" multivalued="
false
" />
5:我並沒有修改solrconfig.xml(可能是版本比較高的緣故)
6:連線solr與mongo
7:至此,連線已完成。
8:在mongo中插入一條資料,就可以在solr的控制頁面發現新新增的資料
總結:
1:我也是初入門,所以把環境寫的清楚點,避免因為環境或版本的不同產生一些不同的結果
2:我參考了 這個哥們的blog(感謝),可能因為環境不同,實際的操作細節也有不同
安裝mongo過程(遇到的問題)
2 解壓後移動到 usr local 3 將路徑新增到path vi etc profile 增加export path usr local mongodb bin path 然後source etc progilemongod dbpath data 這裡請替換為你的資料庫位址,你可以自定義 4 ...
編譯 鏈結過程與GDB除錯
gdb除錯 對於平常的應用程式開發,我們很少關注編譯和鏈結過程,因為通常的開發環境都是整合開發環境 ide 比如visual studio,這樣的ide一般都將編譯和鏈結過程一步完成。接下來我們將神的了解編譯和鏈結的具體過程。比如說現在有乙個main.c以及一些標頭檔案,現在我們使用gcc來編譯它。...
Solr與Sphinx的比較
solr與sphinx的比較 solr版本 4.8.1 coreseek版本 3.2.14 基於sphinx 0.9.9 release 13.中文分詞的支援比較 sphinx目前只支援mmseg3,sphinx for chinese兩種分詞,目前大家使用的比較多的是mmseg3。mmseg3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