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塊裝置
最有名的塊裝置可能就是linux系統中表示第乙個ide硬碟的/dev/sda。scsi硬碟和serial
ata硬碟都是/dev/sda。如果你正在使用核心裡新的libata架構,即便ide硬碟也會是/dev/sd*。如果你用的是舊的裝置架構,你的第
乙個ide硬碟將是/dev/hda。
上面介紹的塊裝置代表磁碟的抽象介面。使用者程式可以使用這些塊裝置來與你的磁碟進行互動,而不用理會你的驅動器到底是ide、scsi還是其他的。程式可以把磁碟當作一系列連續的、可隨機訪問的512位元組大小的塊來訪問。
2. 分割槽
儘管在理論上可以使用一整塊磁碟來安裝你的linux系統,但是在實際中幾乎從不這樣做。相反,整個磁碟塊裝置被分割成更小、更容易管理的塊裝置。在x86系統中,這些被稱作分割槽。
分割槽有三種型別:主分割槽,擴充套件分割槽和邏輯分割槽。
主分割槽是把自己的資訊儲存在mbr(主引導記錄)中的分割槽。由於mbr非常小(512個位元組),所以僅可以定義4個主分割槽(例如,/dev/sda1到/dev/sda4)。
擴充套件分割槽是一種特殊的主分割槽(意味著擴充套件分割槽必須是4個可能的主分割槽之一),它包含著更多的分割槽。這種分割槽最初並不存在,但是由於4個主分割槽太少了,為了能劃分更多的分割槽,在保持向後的相容性的前提下擴充套件分割槽誕生了。
邏輯分割槽是在擴充套件分割槽內部的分割槽。它們的定義不在mbr中,而是在擴充套件分割槽中。
3. 設計分割槽方案
如果你沒有興趣為你的系統設計分割槽方案,你可以使用我們在本手冊中使用的方案:
分割槽 檔案系統 大小 說明
/dev/sda1 ext2 32m 啟動分割槽
/dev/sda2 (swap) 512m 交換分割槽
/dev/sda3 ext3 剩餘磁碟 根分割槽
4. 使用fdisk來為你的磁碟分割槽
fdisk是乙個流行且強大的工具,用來把你的磁碟劃分為分割槽。啟動你磁碟上fdisk程式
# fdisk /dev/sda
出現:
command (m for help):
4.1 檢視當前磁碟布局
鍵入p來顯示你的磁碟的當前分割槽配置:
command (m for help):p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partition number (1-4): 1
first cylinder (1-3876, default 1): (按回車)
using default value 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3876, default 3876): +32m
4.2 刪除所有分割槽
首先,我們將把磁碟上的所有分割槽刪除。鍵入d來刪除乙個分割槽。例如,要刪除存在的/dev/sda1:
command (m for help): d
partition number (1-4): 1
該分割槽就會被列入刪除計畫。如果你鍵入p,它也不會再出現了,然而除非你儲存了所做的修改,否則它並沒有被真正刪除。如果你犯了乙個錯誤,想不儲存修改並退出,立刻鍵入q並回車,你分割槽就不會被刪除。
現在,假設你真的想刪除你系統中的所有分割槽,鍵入p來顯示分割槽列表,然後鍵入d和要刪除的分割槽的數字,並重複此過程。最後,當分割槽表中什麼也沒有的時候你就可以結束了:
4.3 建立啟動分割槽
首先,我們建立乙個小一點的啟動分割槽。鍵入n建立乙個新分割槽,然後鍵入p來選擇乙個主分割槽,接下來鍵入1選擇第乙個主分割槽。當提示輸入第乙個柱面的時候,
敲回車鍵。當提示輸入最後乙個柱面的時候,輸入+32m,來建立乙個32m大小的分割槽,並設定它的啟動標記:
現在,當你鍵入p時,你應該看到如下的分割槽輸出: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14 105808+ 83 linux
我們需要把這個分割槽設定成可啟動的。鍵入a來給分割槽新增啟動標誌,然後鍵入1。如果你再次按p鍵,你就會注意到,在「boot」那一列有個*。
4.4 建立交換分割槽
我們現在來建立交換分割槽。鍵入n建立乙個新分割槽,然後鍵入p來告訴fdisk你建立的是主分割槽。接著輸入2來建立第2個主分割槽,在本例中是/dev
/sda2。當提示輸入第乙個柱面的時候,直接敲回車。當提示輸入最後乙個柱面的時候,輸入+512m來建立乙個512mb大小的分割槽。在這之後,鍵入t
來設定分割槽型別,鍵入2選擇你剛剛建立的那個分割槽,然後再輸入82把分割槽型別設定成「linux
swap」。
4.5 建立根分割槽
最後,我們來建立根分割槽。鍵入n建立乙個新分割槽,然後鍵入p來告訴fdisk你建立的是主分割槽。接著輸入3來建立第3個主分割槽,在本例中是/dev
/sda3。當提示輸入第乙個柱面的時候,直接敲回車。當提示輸入最後乙個柱面的時候,單擊回車把你磁碟上的剩餘空間建立乙個分割槽。完成以上這些步驟之
後,鍵入p,應該顯示乙個與下面類似的分割槽表: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14 105808+ 83 linux
/dev/sda2 15 81 506520 82 linux swap
/dev/sda3 82 3876 28690200 83 linux
4.6 儲存分割槽布局
鍵入w來儲存分割槽布局並退出fdisk。
command (m for help): w
5. 建立檔案系統
要在分割槽或卷上建立檔案系統,對於每種可能的檔案系統都有專門的工具。
ext2 mke2fs
ext3 mke2fs -j
reiserfs mkreiserfs
xfs mkfs.xfs
jfs mkfs.jfs
要使啟動分割槽(本例中的/dev/sda1)為ext2和根分割槽(本例中的/dev/sda3)為ext3,應該這樣做:
# mke2fs /dev/sda1
# mke2fs -j /dev/sda3
mkswap是初始化交換分割槽的命令:
# mkswap /dev/sda2
# swapon /dev/sda2
6. 掛載分割槽
# mount /dev/sda3 /mnt/gentoo
# mkdir /mnt/gentoo/boot
# mount /dev/sda1 /mnt/gentoo/boot
三 fdisk分割槽
1 fdisk命令分割槽過程 1 1.新增新硬碟 虛擬機器先關機 1 2檢視新硬碟 1 3使用fdisk命令分割槽 1 4 重新讀取分割槽表資訊 partprobe 1 5 格式化分割槽 mkfs t ext4 dev sdb1 1 6 建立掛載點並掛載 2 分割槽自動掛載與fstab檔案修復 2 ...
Linux學習 fdisk分割槽
fdisk l 檢視新硬碟 但不能知道它是否被掛載 fdisk dev sdb 記住這裡不能加數字什麼sdb4之類,在這之後就進入了硬碟分割槽命令互動介面,底下的是主要使用的幾個命令 d 刪除分割槽 m 顯示幫助 n新建分割槽 l 顯示當前檔案系統型別 t改變乙個分割槽的系統id w 儲存退出 q不...
fdisk命令分割槽過程
fdisk命令分割槽過程 分割槽自動掛載與fstab檔案修復 fdisk命令分割槽過程 1.新增新硬碟 以虛擬機器為例,操作為虛擬機器設定,硬碟選項,選擇新增scsi格式硬碟 2 檢視新硬碟 root localhost fdisk l 3 使用fdisk命令分割槽 root localhost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