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面測試入門
目錄一、
介面測試概述 2
二、介面測試流程 3
三、介面測試質量評估標準 3
四、腦圖 4
五、介面測試持續整合 4
六、介面自動化框架 5
七、環境搭建 5
1 什麼是介面測試:
介面測試是測試系統元件間互動的一種測試。介面測試主要用於檢測外部系統與系統之間,內部各個子系統之間的互動點。測試的重點是要檢查資料的交換,傳遞和控制管理過程,以及系統間的相互邏輯依賴關係等。
2 為什麼要做介面測試:
現在很多系統前後端架構是分離的,從安全層面來說,只依賴前端進行限制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系統的安全要求(繞過前端太容易了),
需要後端同樣進行控制,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從介面層面進行驗證。
如今系統越來越複雜,傳統的靠前端測試已經大大降低了效率,而且現在我們都推崇測試前移,希望測試能更早的介入測試,那介面測試就是一種及早介入的方式。例如傳統測試,得等前後端都完成你才能進行測試,才能進行自動化**編寫。
而如果是介面測試,只需要前後端定義好介面,那這時自動化就可以介入,編寫介面測試自動化**,手工測試只需要後端**完成就可以介入測試後端邏輯而不用等待前端工作完成。
介面測試也是屬於功能測試,所以跟我們以往的功能測試流程並沒有太大區別,測試流程依舊是:
1.測試介面文件(需求文件)
2.根據介面文件編寫測試用例(用例編寫完全可以按照以往規則來編寫,例如等價類劃分,邊界值等設計方法)
3.執行測試,檢視不同的引數請求,介面的返回的資料是否達到預期。
業務功能覆蓋是否完整
業務邏輯是否覆蓋完整
引數驗證是否達到要求(邊界、等價類劃分、業務規則)
介面異常場景覆蓋是否完整(冪等\防重、併發、環境、大資料量)
介面覆蓋率是否達到要求(覆蓋介面數/系統總介面數)
**覆蓋率是否達到要求
效能指標是否滿足要求(響應時間、伺服器資源使用情況)
安全指標是否滿足要求(敏感資訊加密、sql注入、越權)
對介面測試而言,持續整合自動化是核心內容,通過持自動化的手段我們才能做到低成本高收益。實現介面自動化,主要應用於回歸階段,後續還需要加強自動化的程度,包括但不限於下面的內容:
流程方面:在回歸階段加強介面異常場景的覆蓋度,並逐步向系統測試,冒煙測試階段延伸,最終達到全流程自動化。
結果展示:更加豐富的結果展示、趨勢分析,質量統計和分析等
問題定位:報錯資訊、日誌更精準,方便問題復現與定位。
結果校驗:加強自動化校驗能力,如資料庫資訊校驗。
**覆蓋率:不斷嘗試由目前的黑盒向白盒下探,提高**覆蓋率。
效能需求:完善效能測試體系,通過自動化的手段監控介面效能指標是否正常。
六、介面自動化框架
jmeter+ant+jenkins
七、環境搭建
見另一博文:
介面測試入門
1 安裝request 官方文件 requests的官方文件 通過pip方法安裝pip install requests 2 收集介面測試需要的資訊 使用fiddler或者其他方式獲取以下資訊 介面位址url 介面需要提交的資料data 請求頭部資料header 3 post提交請求 以下是pych...
介面測試 入門
在其核心,應用程式程式設計介面 api 是作為兩個單獨的軟體之間的保證合同的正式規範。api提供程式定義了它期望的一組操作,資料格式和協議。api的消費者 稱為客戶端 將使用那些規則,客戶端將永遠不必擔心api本身的內部,只要它遵循規則。api測試包括直接測試應用程式程式設計介面 api 以及作為整...
介面測試入門
通俗來講,介面就是乙個資料訪問位址,規範互動的標準,對指定的資料進行增刪改查的操作一般來講介面 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程式內部的介面,一種是系統對外部的介面 是代替前端或者第三方驗證後台響應資料的正確性,更準確的講就是被測系統元件間介面的一種測試,檢測 系統內部與外部的之間的互動,重點檢查資料的互動 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