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身上的理想主義氣質,在過去20多年的多次職業生涯選擇中處處顯露出來。今天,他可以用自己身上所蘊含的能量與智慧型,更好的幫扶那些具備同氣質的有想法的人。幸運的是,李開復似乎很願意這樣做——之前「校園教父」的稱號,就是因為熱衷於給學生們指點迷津而來的。所以,現在的問題是:他怎麼把這件事情做的更好?而他有別於其他風投的地方,又將是什麼?
這一次,有關職業選擇和規劃這些李開復愛給學生談的問題,或許可以給他提幾個建議:
經濟觀察網焦建/文8月份,李開復身穿正裝面帶笑容的成為了一本商業雜誌的封面人物。這期雜誌的封面故事名為「谷歌悖論」,**的是「涉黃風波」之後的谷歌及其應對。出現在記者面前的李開復依舊輕鬆和健談,在回答記者的問題和請教時,使用的依然是一貫的口頭禪,「ok」。
僅僅乙個月之後,李開復正式宣布離開谷歌。而那期雜誌講述的乙個細節,或許可以為這樣看似突然的決定增添註腳:谷歌中國涉黃風波之後幾天內,這家正式進入中國不足四年的公司的內部,不安就已經被平息,而且態度冷靜得讓人有些詫異。「谷歌中國也比較平穩了,我也沒有什麼遺憾了。」李開復這樣解釋他的離職。
今年7月19日,李開復跟谷歌簽約四年合同到期。他正式提交辭呈的時間是8月5日,而早在去年8月的時候,他心裡就在規劃自己未來的十幾年職業生涯。「從谷歌這樣的大型跨國公司出來,再去公司根本沒地方去了。」 於是,他選擇了創業。自從2023年畢業以來,在21年的職業生涯中,這是李開復第一次給自己做老闆。
「常駐企業家」
首先,來看看第二個問題。在這裡引入乙個矽谷風投產業中的概念:有一種人叫做「常駐企業家」,這種職業或許可以為李開復的新職業生涯規劃增添幫助。所謂「常駐企業家」,意思是他以自身的經驗,尋找到那些有趣的新點子並為其進行投資。和以往中國企業尋求的風投不同的是,這種風投人對於創業型企業的幫助會更大。
2023年,矽谷風投人蘭迪·科公尺薩出版了一本名《僧侶與謎語》(the monk and the riddle : the education of a silicon valley entrepreneur)的書,以乙個故事的形式講述了這個特殊的行業:年輕人萊利有了乙個在網上售賣喪葬用品的主意。他拿著這個已經經過層層包裝看似在商業上很合理的主意去四處尋找風險投資人。按照他的主意,矽谷這種地方只要能夠找到風投獲得啟動資金,這樁生意顯然大有錢途可走。很可惜,現實有其獨特的和這種主意不同的執行邏輯,他四處碰壁之後,遇上了書中的蘭迪……
中國是乙個不缺乏創業精神的國家,它所蘊含的商業智慧型並不少於其他國家。但在幫助年輕人創業階段,它依然囿於國簡化的思維方式:風投的錢只投給那些已經基本成型的新點子,而對於那些缺乏程式化內容沒有經過包裝的新點子則缺乏仔細發掘價值的耐性。而一旦風投到位之後,則一味的給這些初創型企業增添盈利壓力。它們忽略了新企業所面臨的具體現實,只追求的是如何在財務上變得好看,以便包裝上市獲取溢價……
相反,來看看這種「常駐企業家」在乙個年輕人的創業過程中, 除了給錢和盈利壓力之外,還做了些什麼:蘭迪一遍又一遍的仔細審視了這個年輕人的商業想法,找出這其中的合理與不合理之處,修正不足,放大優勢。以自己的經驗來介入整個創業環節:到底乙個年輕人在選擇目標的時候會遇到什麼問題?他們的職業規劃究竟應該如何做出?在如何完成目標的問題上如何盡可能的減少失敗的可能性?作為乙個創業團隊的管理者,究竟應該如何帶領團隊解決現實中正在面臨的危機?…….蘭迪不光指出了問題,更重要是給出建議:究竟要如何做,才能更加有效?
李開復的優勢
在這裡回到有關李開復的第乙個問題:他是乙個經常遊走於中西文化之間的人,他的中國文化背景以及西方經驗,或許能夠幫助他理解並實踐這樣的風投標準——而他或許也已經認識到了這樣的一種可能性:9月6日,李開復在闡明自己立場時就說:「我將做的工作是提供創業平台,提供天使投資**,並輔助引導青年人創業。做這個工作所需要的是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行業眼光、人脈資源、輔導能力。」
蘋果、sgi、微軟、谷歌……在李開復過去的21年職業生涯之中,李開復所從事的領域一直聚焦於電子及資訊產業。所以,單純就網際網路創業來說,上述的那些條件,李開復都具備,而也就是他在即將開始的風投生涯中的有利條件。事實上,根據6日的訊息也已經證實:李開復離職創辦的風險投資平台**名為「創新工場」(www.innovation-works.com),它未來將專注網際網路行業、移動網際網路行業以及資訊科技行業。相信李開復的眼光,不至於太過令人失望。
現在來看,李開復不可能做到蘭迪這種小型「常駐企業家」們針對每一家初創型企業的細緻關懷,他們的規模區別太大,而李開復的名聲也太過於響亮,如果他堅持對每一家所投資的企業都事必躬親具體運營的話,可能會導致這些企業原本創始人的意見被淡化,最終每一家企業都變成李開復的影子。其實,除了這種選擇之外,李開復能夠做到的其實還有很多:他可以用自己的小額投資作為一種選擇,吸引更多的外部資本進入,而他也就可以用相同的資金挑選並投資更多的小型企業,給它們提供機會。
此外,李開復或許可以成為在網際網路領域裡實踐「中國式常駐企業家」的開創性典型:他們在這個領域裡浸淫多年,從而變得獨具眼光,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能夠以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給與初創型企業以具體的指導——這些有新點子的人往往沒有具體的操作經營,他們只是有點子,卻不知道在真實的商業實踐中,如何能夠更好的實現這些新的好點子。
更重要的是,多年以來,李開復樂於跟年輕人打交道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或許,這將有助於李開復克服風投過於講究盈利壓力的弊病。年輕人需要的是長線投資,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殺雞取卵。
「我不敢奢望我扶持的公司都能成功,但我的目標是在我的指導下誕生乙個國際品牌。哪怕那一天我不在人世了,我也會很欣慰,很滿足。」李開復說。想要有這樣的結果,關鍵還是要看他怎麼做。
雖然李開復的新公司「創新工場」還沒有最終揭開神秘的面紗,但有業內專家推斷,「創新工場」實際上是乙個風險投資平台。李開復所要做的是,一手要找到對網際網路資訊科技行業有興趣的投資者;另一手是要從年輕人當中尋找最好的專案、最好的點子。
「我相信,很難找出比我更適合做這個工作的。」 李開復對此表示,「我覺得我最佳的狀態還是找最聰明的人,然後放權做他們該做的事情。」
分析認為,李開復開始當「李老闆」還是非常謹慎的,首先他選擇的專案全是他所熟悉的行業。據悉,創新工場的投資範圍將會集中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行業三大領域,這樣就不會出現大的偏差;其次,李開復在圈定專案後,或將以親自擔任一段時間ceo的方式協助創業團隊實現這些年輕人的夢想。這種「扶上馬,送一程」的方式既能展現李開復最擅長的管理執行能力,又能避免年輕人創業初期管理經驗和資源不足的問題。
李開復新職業猜想 「常駐企業家」
李開復身上的理想主義氣質,在過去20多年的多次職業生涯選擇中處處顯露出來。今天,他可以用自己身上所蘊含的能量與智慧型,更好的幫扶那些具備同氣質的有想法的人。幸運的是,李開復似乎很願意這樣做 之前 校園教父 的稱號,就是因為熱衷於給學生們指點迷津而來的。所以,現在的問題是 他怎麼把這件事情做的更好?而...
李開復新職業猜想 「常駐企業家」
李開復身上的理想主義氣質,在過去20多年的多次職業生涯選擇中處處顯露出來。今天,他可以用自己身上所蘊含的能量與智慧型,更好的幫扶那些具備同氣質的有想法的人。幸運的是,李開復似乎很願意這樣做 之前 校園教父 的稱號,就是因為熱衷於給學生們指點迷津而來的。所以,現在的問題是 他怎麼把這件事情做的更好?而...
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 學習如何成為企業家
李開復 文 要做企業家,不表示一定要去開乙個高科技公司。很多企業家都是在大公司裡從底層做起的。如果你經驗還不夠豐富,自己開公司成功率會很小。如果你不願冒太大的風險,那麼在大公司學習是最合理的。創業是很艱辛的事情。創業的人1000個里只有1個成功地創辦了有價值的公司。創業不但需要很多的時間和資源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