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少會有人用vim來寫**,所以vim更常用在server上面編輯配置檔案或者少量**編輯;
vim操作命令非常之多,如果僅用作乙個配置檔案的編輯器,掌握幾個常用的操作就夠了;
常用的操作其實就是 「增刪改查」
vim 分兩個模式: 命令模式 編輯模式
vim conf.txt
這樣進去後預設是處在命令模式,此時只能通過命令來操作刪除或者替換等;按 i 鍵可進入 編輯模式;
編輯模式下 你就可以想普通文字編輯器一樣 編輯 刪除 插入等 ;
編輯完後,通過 esc 返回命令模式 ;
敲入命令 :wq (w儲存q退出,看清楚有冒號),也可以 :w 只儲存不退出; :q! 退出不儲存;
貌似在編輯模式下其實就可以完成我們的日常編輯工作了;
先別高興,比如我開啟的檔案有1萬行**,現在要查詢乙個叫 myfunction 的函式 ;
/myfunction 查詢myfunctin字串,n查詢下乙個 n 上乙個
所以很多操作還是需要切換到命令模式來用
常用的:
:set number 臨時設定顯示 行號
:n 跳轉到 第n行
v 自由選擇區塊
v 以行為單位選擇區塊
ctrl+v 矩陣選擇 (多行注釋時有用)
yy 複製一行
y 複製選定區塊
dd 剪下一行
d 剪下選定區塊
p 貼上到游標之後
p 貼上到游標之前
:%s/myfunction/myfun/g 替換檔案中所有 myfunction 為 myfun
:%s/myfunction/myfun/gc 每次替換都需要確認
u 撤銷
ctrl+r 重做
/myfunction 查詢
$ 跳到一行的末尾,有時候遇到一行有很長話沒有換行
VIM的幾個常用外掛程式
1 安裝exuberant ctags tar zxf ctags 5.8.tar.gz cd ctags 5.8 configure prefix usr local ctags make sudo make install 進入源 目錄,生成tag檔案 cd code ctags r 用vim開...
vim的常用操作
1.撤銷 u取消撤銷 ctrl r 2.多視窗 橫向切割視窗 split 檔名 這個視窗名可以是已存在檔案,也可以是新檔案。如果不寫檔名,就預設是當前檔案的另乙個視窗 也可以簡寫為 sp 視窗名 縱向切割視窗名 vsplit 檔名 同上 也可以簡寫為 vsp 檔名 視窗的切換 ctrl w j k,...
vim的常用操作
vim的幾種編輯模式 移動h或退格 左移乙個字元 l或空格 右移乙個字元 j 下移一行 k 上移一行 e 後移乙個單詞 停留在末尾 b 前移乙個單詞 停留在末尾 移動到本行第乙個非空白字元。移動到行尾 gg 到檔案頭部。g 到檔案尾部。翻屏ctrl f 下翻一屏。ctrl b 上翻一屏。n 到檔案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