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講述使用者故事2.描述需求
3.演示產品功能
4.演示整合場景
5.描述設定和安裝
6.描述警告和出錯情況
1.通過場景操作引入變化:操作後得到的新場景稱為衍生場景。刪除步驟
替換步驟
重複步驟
替換資料
替換環境
替換硬體
替換容器:瀏覽器相容性
替換版本
修改本地設定:cookie、登錄檔、瀏覽器設定等
1.賣點測試法:模擬使用者的工作習慣2.地標測試法:從場景中選擇特定功能的地標,然後隨機亂序
3.極限測試法:修改場景使軟體達到極限條件
4.深巷測試法:使用最不可能用到或最沒用的功能
5.強迫症測試法:重複場景中的每個步驟至少兩次
6.通宵測試法:自動化或錄製回放等
7.破壞測試法:搶占場景需要的資源
8.收藏家測試法:記錄執行場景和衍生場景的每個輸出
9.超模測試法:關注ui,確保所有元素各就其位,設計合理可用,強迫資料重新整理等
10.配角測試法:臨近選項
11.取消測試法:取消按鈕、停止功能,針對費時的任務
12.混票測試法:混合場景,找出通用資料或功能
1.許多缺陷不是通過用例找到的2.gui測試引入的場景和互動不宜使用自動化測試
3.不管自動還是手動,都需要回歸測試
4.計程車測試法:所要到達的功能、對話方塊或一些其他功能元件,使用者通常有大量的路線可選,測試人員必須熟悉各個路徑並驗證,重點是執行不同的測試路徑,相反的,禁區測試法,測試不能使用功能的路徑,如無許可權,狀態非法等
5.多元文化測試法:本地化的基本條件——無硬編碼文字,檢查修改語言和窗體大小後的重繪
6.收集缺陷: 多路徑導致的缺陷
7.取消測試法:取消被測物件前應改變其狀態,取消後再次嘗試同一場景也很重要
8.缺陷修復率:所有發現的缺陷中,被修復的缺陷所佔的百分比
9.開發早期目標:發現設計缺陷、被誤用的控制項、介面和可用性上的錯誤
10.開發後期目標:產品功能、資料安全、符合要求、功能特性適用範圍、改過的缺陷不再復現
讀書筆記 探索式測試 區域性探索式測試法
輸入 由環境產生的一種刺激,該刺激導致被測試的應用程式有所響應。原子輸入和抽象輸入 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是原子輸入,由於數量過大,可以抽象。如何從一堆原子輸入中找到最佳的子集 輸入之間會相互影響從而造成軟體失效。分別輸入沒問題,組合使用有問題。輸入值的先後順序也會導致問題。同等的對待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原...
探索式軟體測試讀書筆記
2011年4月買的書,2014年1月才讀,罪過罪過,後悔莫及.中括號裡面的內容是自己的評注 第2章 手工測試 1.軟體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開發人員沒有理解,預見或測試所有可以執行軟體的環境 環境應該只是失效的乙個因素 2.測試人員擁有那種 如何才能攻破這個功能 的態度和開發人員那種 如何才能實現這個...
探索性測試,筆記五 混合探索式測試
通過場景操作引入變化來測試場景,包括 插入步驟 刪除步驟 替換步驟 替換資料 替換環境 插入步驟 給場景插入乙個或多個步驟能增加軟體失敗的機會 問自己 這個場景用到哪些資料?怎樣有意義的增加測試所使用的資料 提供超過場景要求的資訊,或者超過場景要求數目的資訊 2 使用附加輸入 了解哪些附加功能和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