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p位址和埠號
通過ip位址可以連線到指定計算機,但如果想訪問目標計算機中的某個應用程式,還需要指定埠號。在計算機中,不同的應用程式是通過埠號區分的。埠號是用兩個位元組(16位的二進位制數)表示的,它的取值範圍是0~65535,其中,0~1023之間的埠號用於一些知名的網路服務和應用,使用者的普通應用程式需要使用1024以上的埠號,從而避免埠號被另外乙個應用或服務所占用。
2.inetaddress類
常用方法:
getbyname()獲取ip位址,靜態方法
getlocalhosr()獲取本地主機,靜態方法
gethostname()獲取主機名
gethostaddress()返回ip位址字串
3.udp協議
使用者資料報協議,
udp是無連線通訊協議,即在資料傳輸時,資料的傳送端和接收端不建立邏輯連線
4.tcp協議
傳輸控制協議
tcp協議是面向連線的通訊協議,即在傳輸資料前先在傳送端和接收端建立邏輯連線,然後再傳輸資料,它提供了兩台計算機之間可靠無差錯的資料傳輸
5.udp通訊
datagrampacket類
常用方法:
getaddress獲取ip位址
getport獲取埠號
getdata返回資料
genlength返回檔案大小
datagramsocket類
構造方法:建立傳送端物件,建立接收端物件明確埠
常用方法:
send()方法,傳送資料
receive()方法,接收資料
使用udp通訊
//udp協議的傳送端
public
class
udpsend
//接收段public
class
udprecieve
udp通訊步驟:
1.獲取要傳送的ip
2.明確要傳送的資料
3.包裝資料,資料大小,ip,埠號
4.建立datagramsocket類,快遞公司
5.傳送資料
6.接收端,建立快遞公司,明確埠號
7.建立空包,空陣列
8.接收資料
9.輸出資料,new string()
10.釋放資源
網路通訊協議
網路協議是構成網路的基本元件之一,協議是若干規則和協定的組合,一般指機器1的第n 層與機器2的第 n層的對話,這種對話中所使用的若干規則和約束便稱為第 n層網路協議。tcp ip 網路體系結構模型就是遵循 tcp ip 協議進行通訊的一種分層體系,現今,internet 和intranet 所使用的...
網路通訊協議
通過計算機網路可以使多台計算機實現連線,位於同乙個網路中的計算機在進行連線和通訊時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這就好比在道路中行駛的汽車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一樣。在計算機網路中,這些連線和通訊的規則被稱為網路通訊協議,它對資料的傳輸格式 傳輸速率 傳輸步驟等做了統一規定,通訊雙方必須同時遵守才能完成資料交換。...
網路通訊協議
一 osi模型 名稱 層次 功能 物理層 1 實現計算機系統與網路間的物理連線 資料鏈路層 2 進行資料打包與解包,形成資訊幀 網路層 3 提供資料通過的路由 傳輸層 4 提供傳輸順序資訊與響應 會話層 5 建立和中止連線 表示層 6 資料轉換 確認資料格式 應用層 7 提供使用者程式介面 二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