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測試簡介

2022-06-25 09:30:17 字數 1603 閱讀 6955

基於協議級介面的效能測試:模擬大量客戶端請求傳送給伺服器,評估服務端的負載處理能力,硬體的使用效率等,具體參見效能測試的核心概念

基於**級介面的效能測試,原理上與協議級別的介面類似,是利用api通過執行緒併發的方式向server端傳送請求

常用術語

最大使用者數:系統能夠承受的最大負載,是衡量乙個系統能否正常運轉的臨界值

併發使用者數:同時對伺服器產生請求的使用者數(時間段併發)

系統使用者數:系統額定的使用者數量

效能測試

performance testing一定的負載情況下,系統的響應時間等是否滿足特定的效能需求,一般目的不是找bug,而是排除系統的瓶頸(木板原理)

負載測試

load testing一定的軟體,硬體,網路環境,通過改變系統的負載方式/增加負載等來發現系統中所存在的效能問題,一般用於測試在使用者的要求範圍內,確定系統能承載的最大使用者數,最大有效使用者數,關注不同使用者數下的系統響應時間及伺服器的資源利用率

壓力測試

stress testing一定的軟體,硬體,網路環境,模擬大量的虛擬使用者是伺服器資源處於極限狀態下長時間執行,測試伺服器能否在高負載情況下穩定工作,目的是找出伺服器失效反應及易失效點

容量測試

volume testing 向資料庫或硬碟中構建大量資料記錄

配置測試

configuration testing 通過執行多種業務在一定的使用者併發數量下獲得不同配置的效能指標,從而得出最佳的裝置及引數配置

技術層面上來說,效能測試是基於自動化測試指令碼已經完成的情況下

實施層面上來說,需要分析效能測試結果並找到定位瓶頸,需要考慮軟硬體環境

運營層面上來說,效能測試需要時間的基類,與功能性測試不同

分析和設計層面上來說,效能測試需求較為模糊

門型場景

併發使用者數直接上公升到最大使用者數,持續一段時間後全部停止,一般用於壓力測試或可靠性測試

拱形場景

併發使用者數逐漸上公升,持續一段後慢慢下降,從而確定當前配置的系統環境能夠支撐的最大/最佳使用者數

複雜場景

模擬還真是伺服器訪問情況,需要大量歷史資料作為支撐

混合場景

綜合利用上述場景

響應時間(response time)從開始到完成某項工作所需時間,響應時間隨負載的增加而增加

吞吐量(throughput)反應系統處理能力,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系統中最慢的點決定了整個系統的吞吐率,為瓶頸

tps事務處理能力(transaction per second)

業務的響應時間

處理業務的成功率

單位時間內處理的業務量

資源利用率(utilization)->cpu time/queue length 記憶體 頻率 磁碟使用率,頻寬等

資料庫效能

web前端效能等

效能測試簡介

不同的關注物件,採用不同的效能的度量方法 服務端效能採用cpu 記憶體等使用率來度量 客戶端效能通常根據系統處理特定使用者請求的響應時間來度量 吞吐量指單位時間內處理的使用者的請求數量,如 訪問人數 天,頁面數 秒,請求數 秒,處理業務數 小時等 效能計數器是描述系統效能的一些資料指標,如記憶體使用...

網路效能測試工具簡介

網路測試工具很多,這裡主要介紹三種 iperf qperf iperf3 1 iperf命令是乙個網路效能測試工具。iperf可以測試tcp和udp頻寬質量。iperf可以測量最大tcp頻寬,具有多種引數和udp特性。iperf可以報告頻寬,延遲抖動和資料報丟失。利用iperf這一特性,可以用來測試...

效能測試 效能測試步驟

針對此次庫內作業效能測試,梳理一下期間的工作流程 梳理已有的介面指令碼,確認需要做效能測試的幾個介面,即使用率高,對效能有要求的幾個主要介面。結合頁面的操作,和確認的介面,梳理具體的業務邏輯 同時,請開發人員部署了測試環境。測試環境的伺服器指標,盡量和生產環境一致。部署的時候,負載均衡等情況也盡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