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端資料:
json格式然後des加密之後base64轉換
delphi post獲取資料後
由於原有解密程式為d7下使用
des(astr:string):string;
string-
à是ansistring
現在要在xe版本中使用原有的加密方法時直接替換所有string為ansistring,chr函式為ansichar。
des(astr:ansistring):ansistring;
解密出字串用utf8toansi轉換後中文奇數個時出現亂碼。
eg:
後來輸入二進位制發現
輸入字串在亂碼的位置都出現了3f 懷疑是返回結果為ansistring時轉換時出錯。
隨新增資料labytes:tbytes;直接把轉換結果存入資料後。用tencoding.utf8.getstring返回,結果顯示正常。
暫時這樣處理。
需要注意傳送的資料需要編碼為ansi 接收的資料也要轉碼為ansi
iohandler.write(astr,indytextencodeing(tencoding.ansi));//傳送
iohandler.inputbuffer.size>0 //接收
iohandler.inputbufferasstring(indytextencoding(tencoding.ansi))
資源檔案是原來d7下生成的,因此其中字串的編碼也是ansi
讀出到buffer時buffer型別需要是byte 或者ansichar的資料
第7周專案2
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time void display 二目的比較運算子過載 bool operator ctime t bool operator ctime t bool operator ctime t bool operator ctime t...
專案日誌3 專案風險問題公升級
需求方的需求一般都是比較急,前期各方溝通都沒有落實具體的時間點就開始讓開發這邊介入了,開發同學也比較配合,吭哧吭哧就開始搞了,搞了一段時間,發現與外部的配合時間點還沒有搞定,這個時候開發就開始緊張了,會不會作了半天的東西因外外部配合不上不搞了,這個時候就時刻盯著產品經理去搞定第三方時間點,但是第三方...
第7周專案電阻串聯
檔名 my first program.cpp 作 者 柴銀平 完成日期 2014年10月9日 版本號 v1.0 問題描述 輸入兩個電阻r1和r2的阻值,計算並輸出它們串聯後的阻值 輸入描述 兩個整數,代表兩個電阻值 程式輸出 代表兩個電阻值 知識點總結 從這個程式中,進一步鞏固了對簡單程式結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