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
北京:16410.54 平方公里
上海:6340.5 平方公里
人口
北京:2151.6 萬人
上海:2500 萬
光看數字可能在北京長住但沒在上海住過的朋友肯定覺得上海的交通情況非常恐怖。
想一想也可以知道,2500 萬人口/6340.5 平方公里怎麼算也比北京人口密度大。
實際上並非如此。
我大學是在北京華北電力大學,在北京昌平區的回龍觀附近,大學畢業之後租的地方也一直在回龍觀,原因無他,一是熟悉,二是租房**便宜。
在北京待過的人肯定都知道,天通苑和回龍觀基本上大學生和外來人口最常住的地方了,因為這兩個地方在五環至六環左右,地理位置較偏僻,所以房租肯定相應的會便宜不少。
而且回龍觀又有兩個地鐵站,龍澤站和回龍觀站,所以出行還算方便。
但是,問題來了。北京的城市規劃非常有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聚集現象非常嚴重。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每天早上上班都會去回龍觀地鐵,因此發現了乙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 13 號線上,西直門方向的人往往會爆滿,但是對面去東直門的人數相比之下要少了差不多 5 成。
那麼必然,下班的時候**總量剛好相反了。
可以看出,北京大部分的辦公地點都在西邊,住的大部分在東邊。
再往深里想,海淀區是高校雲集的地方,有清華、北大、地質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航、中國農大、中國礦大、北科,那麼公司為了方便招人,是不是選址的地方會優先往這些地方靠呢?
導致了公司大部分在西邊。
而東直門附近聚集了北京大量的商場和食肆,還有工體、夜店等等。生活化的地方自然就會吸引人去居住。
這樣導致的問題就是,上班大家一窩蜂去西直門方向,下班了大家一窩蜂的去東直門方向,我在北京工作的這幾年時間基本上都花在了交通工具上。
曾經我有乙份工作在國貿附近,我的線路是怎樣的呢?
13 號線回龍觀->芍藥居(共計 6 站)->換乘十號線 ->金台夕照站(共計七站)然後走路到公司,總計乙個小時三十分鐘。
更 sb 的是,我 2013 年養了乙隻阿拉斯加,我每天要早起半個小時遛狗,所以我每天需要在六點半起床,溜半個小時狗,七點回去 10 分鐘洗漱,出門。到公司大概 8 點五十左右,勉強能在 9 點之前到。
現在想了一下當時的壓力到底源於何處?其實不是生存壓力,因為我父母都是醫生,家裡完全不用靠我,而且父母時常調侃我說混不下去給你買幾百隻羊回新疆放羊算了,所以不存在所謂的生存壓力,主要的壓力還是技術上的不足導致的焦慮感。
說完壞處了,好處有沒有呢?
當然有,技術突飛猛進。
舉個例子就好比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我都會一點,雖然不精通但是好處是以後無論碰到什麼我都能迅速定位對應的資料應該去哪找。
我一直覺得如果數學和英文水平好,學習程式設計簡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不小心說了一堆閒話。接著說正題。
那麼問題來了,北京到底好在**?
簡單來說,北京是乙個巨適合菜鳥和高手的地方。
why?
對菜鳥來說,北京有數不清的技術大牛和每天能讓你打雞血一樣往前衝的動力。
對高手來說,北京有數不完的機會和超級棒的融資環境,還有超高的概率找到合適的創業夥伴。
但是對於止步不前的中手來說是地獄。
why?
來思考一下中手這個定義是什麼。
我姑且定義為,工作較為穩定,但是再往前一步較為困難,因為如果是技術上再往前一步會比以前更加的困難,因為 10 分到 70 分,和 70 分到 80 分不是乙個難度等級。
從 80 分到 90 分那又是另外一種。
崗位上,由於性格等問題,也很難往上爬。大家都在說 30 歲以後轉管理,簡單問一句,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麼?憑什麼讓你管理而不是你被管理?你有什麼特殊能力讓別人賞識?
生活上,可能已經有穩定的女朋友或者已經結婚了,但是不一定有房子,或者有房子但仍然在付房貸,生活緊巴巴的。
這種情況就更難讓人斷然做出改變。因為這時候貿然的乙個改變可能就不是陣痛了,而是痛不欲生,因為你已經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境況了,你身上負擔的是一家子的壓力。
我比較推薦剛畢業的大學生去北京闖一闖,去體驗一下大都市的生活。我覺得對自己是一種錘煉,而且如果你是幹 it 的,肯定在技術上會有很大的提公升。這是別的城市所無法給你的。
在北京的每一天,我早上起來走在路上都只有乙個想法,玩命學玩命幹。
說完北京,說說上海。由於我剛在上海待了乙個月多點,所以從認知程度上肯定是要遠遜於北京的。所以簡單的聊一聊。
大眾對兩個城市的普遍印象是什麼?
北京:政治文化中心
上海:金融中心
so,政治文化 == 生活化有情調,金融中心 == 什麼都死貴死貴。
哈哈,原諒我如此簡單粗暴,但問題是我以前真的是這麼認為的。
但實際上呢?上海完全不是什麼都死貴死貴,起碼衣食這兩點和北京差不多,行這點稍貴,住比北京便宜。北京實際上已經不適宜居住了。
上海是個生活氣息非常濃的城市,為什麼這麼說?
跟前文說的城市規劃很有關係。北京是個聚集非常嚴重的城市,就是工作地點一窩蜂的在一起,住的地方又一窩蜂的在一起。所以導致上班的時候都往乙個地方跑,下班的時候也都往乙個地方跑。
而上海是以小區為單位輻射狀的。
每乙個小區,出來走不了幾步你就能找到你想要的,看電影,逛商場,唱歌,周邊基本上都有。雖然規模都不大,但是裝修的都有模有樣。小而美。
北京大氣是大氣,電影院商場娛樂場所都特別高大上,但是架不住遠啊。
我現在騎自行車上下班,因為上海的自行車道非常完善,基本每條路都有自行車道。二是由於房租比較便宜所以我可以租在公司附近,每天 5 分鐘就到了。
工作壓力也比較小,因為現在的公司完全是谷歌式的管理。不用打卡,彈性工作制,連工位都不固定,你隨便坐,躺著辦公也行。
公司妹子又多,每天賞心悅目的。所以我覺得上海總體上壓力要比北京小很多。
僅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如果人生是一場比賽,那贏家為什麼不能是我?
你們說呢?
乙個程式設計師眼中的價值
前天看了timyang的乙個技術從業人員眼中的2014 有些觀點我很是贊同,於是我也有了想寫點什麼的衝動 在2015年的第二天,我終於好像有了一些跳躍的想法,可以說給大家聽聽.也許不夠體系,不夠完整,但或許能得到一些共鳴.我先給我大家講講我的故事,我在2007年的時候去了雅虎實習.當時應聘實習的時候...
乙個普通程式設計師眼中的 技術
技術是程式設計師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一味的追求提高技術卻未必能從技術上獲得相應的回報。通常情況下,程式設計師要使自己所學的技術產生相應的價值或者收入必須依託於某個公司,靠自己單幹很難賺到錢,即使能賺到錢價效比也不如替企業打工來的高。所以程式設計師一般都是替別人打工的。程式設計師在企業裡打工,目的就是替...
乙個程式設計師眼中的區塊鏈技術
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在了解區塊鏈相關資訊時 例如維基百科上的內容 我發現這些內容非常零碎和不連貫。要把這些零碎的資訊整合在一起,形成乙個完整的檢視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不過現在,我想我已經知道在引入區塊鏈時要使用哪些東西,以及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來了解它們,以便讓開發人員能夠在 1 到 1.5 小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