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算器的定義為:接受使用者輸入指令與資料,經**處理器的數學與邏輯單元運算處理之後,產生或者儲存有用的資訊。
2.計算機的五大單元包括:輸入單元、輸出單元、控制單元、算數邏輯單元、記憶單元等五部分,其中cpu占有控制、算數邏輯單元,記憶單元又包括主儲存器與輔助記憶體。
3.資料會流進/流出是因為cpu發布的指令,cpu實際要處理的資料完全來自主儲存器。
4.外頻指的是cpu與外部元件進行資料傳輸的時候的速度,倍頻則是cpu內部用來加速工作效率的乙個倍數,兩者相乘才是cpu的頻率速度。
5.新的cpu中,以及將北橋的記憶體控制晶元整合到cpu中,cpu與主儲存器、顯示介面卡溝通的匯流排稱為系統匯流排,南橋就是所謂的輸入輸出(i/o)匯流排,主要用來練習硬碟、ucb、網絡卡等介面裝置。
6.cpu每次能夠處理的資料量稱為字組大小(word size),字組大小依據cpu的設計有32位和64位,俗稱的32位/64位計算機就是根據cpu解析的字組大小來的。
7.個人計算機的主儲存器的主要元件為動態隨機訪問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cpu的第二層擄愛讀取則是使用靜態隨機訪問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
8.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是一套程式,寫死在主機板上的乙個記憶體晶元中了,這個晶元能夠在沒有通電時將資料記錄下來,屬於唯讀儲存器(read only memory,rom)。
9.主流的外接卡介面大多是pcie介面,最新為pcie 3.0,速度可達1gbytes/s。
10.常見的顯示介面卡連線到螢幕的介面有hgmi、dvi、d-sub、display port等,hdmi課同時傳送影像和聲音。
11.傳統磁碟的組成為:圓形磁碟盤、機械手臂、磁碟讀取頭、主軸馬達,磁碟盤的組成為扇區、磁軌與磁柱。
12.磁碟連線到主機板的介面大多是sata或者sas,主流的是sata 3.0,理論速度可達600mbytes/s。
13.常見的文字編碼格式是ascii,中文編碼為utf8。
14.作業系統(operation system,os)也是一組程式,不過這組程式的重點在於管理計算機的所有活動以及驅動系統的所有硬體。
15.計算機以二進位製作為單位,常用的磁碟容量單位為bytes,單位換算1 byte = 8bits。
上面的知識點都是來自《鳥哥的linux私房菜》一書的第零章的總結,全部抄下來,偶爾看看,避免忘記而已。
計算機相關網段計算
規則 ip 00001010.00010101.11100000.00000000 10.21.224.0 子網掩碼 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 255.255.252.0 網路標識 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 ...
計算機編碼相關
聯通 ascii碼 c1aacda8 11000001 10101010 11001101 10101000 unicode碼 8054901a 10000000 01010100 10010000 00011010 2 u feff轉為utf 8成為3位元組,11111110 11111111 以...
計算機相關演算法
1.氣泡排序 氣泡排序演算法的運作如下 從後往前 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乙個比第二個大,就交換他們兩個。對每一對相鄰元素作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後一對。在這一點,最後的元素應該會是最大的數。針對所有的元素重複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後乙個。持續每次對越來越少的元素重複上面的步驟,直到沒有任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