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bryce speed大巴速度型的測評
說一點題外話,我和bryce向來是沒有緣分的。第一次打是很久以前別人送給我一塊(當時我還不知道大巴為何物),剛打覺得太容易失誤了,然後又不黏,於是我當時「果斷」地推測這塊膠皮不超過20塊錢,所以就把它和溼衣服放在了一起。第二天得知這塊膠皮的市價以後拿出來,由於腐蝕作用這塊膠皮已經成為了一塊彈性巨大的防弧膠,只好棄之。第二次和bryce擦肩而過是一年前打比賽,痛下決心買了一塊bryce。結果是第一天打就撞到球台上,不但比賽棄權而且還毀了膠皮。從此以後,我本人由於高燒不退,也嘗試了很多進口套膠:包括f1、sriver、xiom的pro.z以及joola的energy等等,感覺這些膠皮雖然各有所長,但都沒有達到我對於進口膠皮的一些設想。於是總是懷念bryce的感覺。終於在今年有機會嘗試了一下大名鼎鼎的所謂的bryce的替代品——bryce speed。試打了大概乙個星期之後,覺得不寫一些測評出來實在對不起我那兩塊bryce的在天之靈以及眾球友的信任,於是寫就了此文,如有謬誤,還請各位指正。
一、外觀我買的bryce speed 是不帶fx的,之前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關於bryce speed fx的測評,該測評說bryce speed fx從外觀上看完全是平整的,但我收到的這份還是有點捲曲。膠面不像以前的bryce一樣只是乾巴巴的澀,但是整體來說還是乾澀感覺為主;另外,這次的膠面看起來像生膠一樣透明,以至於在球官燈光的照射下似乎是橙色的。至於膠粒的密度等等由於我專業知識和器材有限,不好多說;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膠皮部分基本上繼承了老版bryce的特點。海綿部分(2.1mm版)感覺不像老版那樣細膩,反而有一點點的糙,但摸上去手感非常好,雖然這個應該是硬海綿的,但總體來說海綿仍然是相當的byrce(實在想不起來更好的形容詞了)。這款膠皮應該是不用灌膠的,但出於我的好奇,我還是嘗試灌了一下。結果和fx的測評又有差別。**bryce對於膠水的反應出奇的明顯(甚至有點像狂飆),但是灌完膠以後很快就恢復到原狀(也有可能和我膠水不好有關),這可能就是**和老款的區別所在。此外,fx的測評中提到如果把桌球從高處扔下,在fx上可以彈18下,由於我扔不直,始終沒有做這方面的測試。不過從顛球來看,的確彈性增加了許多。
二、試打感受
粘上以後,興沖沖的跑到球館,馬上開始試打。粘的是一塊七夾板,這款底板是朋友幫我找到的所謂的專業版,雖然是七夾板,但其底勁以及手感不亞於一些經典的弧圈五夾板。第一天只是打一些基本功,第二天適應了以後和大家打比賽,週日又去參加了一次正式的比賽。打了一周以後,覺得基本適應了新版bryce的效能,在此將我的一些感受告訴大家。
1、 基本功打攻球的時候,大巴明顯體現出一種乾淨的特點。儘管我個人感覺大巴脫板有一些快,但適應了以後,這種乾淨的感覺是別的套膠所難以具有的。不發力的時候球感相當清晰,但球可能沒有那麼「不講理的」暴力;發力以後,大巴過去的球沿襲了「賊」的傳統,對方大多拉球回球下網。從只是輕輕發力到發死力的暴衝,感覺新版和老版有乙個非常大的區別,就是發力更加偏重於線性了。從我個人的感覺和一些球友的反饋,似乎老版大巴就是不講理的代名詞,恨不得一碰球就像飛彈一樣飛過去。但是對於大多數業餘選手和很多專業選手來說(尤其是受過一定訓練的),過於的不講理反而會削弱比賽中的實用性,因為畢竟比賽中並沒有那麼多可以讓你發大力、發死力的球。所以雖然新版大巴可能沒有舊版打起來那麼「爽」,但這種手感的變化應該是非常有益的。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新版不像老版那樣的暴力,但其發力範圍仍然沒有像某些套膠一樣變成了「天花板效應」,即使退台以後,大巴的力量仍然非常大(這點我在後面要著重說)。可見正如紅雙喜通過推出天極把旋轉的控制權更多的交給選手,蝴蝶的新版大巴同樣也把力量的控制權交給了各位,能不能打出威力就看各位實力了。
相信寫到這裡,很多球友要不爽了,畢竟大家對於大巴的期望是那種 純粹的暴力。不過有一點要說,我為了檢驗大巴的暴力性特意找了乙個推擋的高手。結果正如我所料,在不發大力的情況下,大巴的威力的確下降了,雖然速度沒有降低,但對方基本可以防過來;可發力以後,大巴馬上就體現出了他的殺手本色,不論是推擋還是削球,基本上以碰不到球為主,就算碰到,也基本都是下網。對方說,大巴打過來的球到拍上感覺好像要把拍子撞出去,可見各位如果自身發力好,大巴的威力還是相當可觀的。
不過這些改革的另乙個好處就是相持的加強,雖然我個人感覺老版大巴相持還是非常穩定的,但大多數球友還是感覺控制偏差。新版大巴體現出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風貌,不論是對方打過來的還是拉過來的球,只要你動作到位,基本都能回去(不過單純的擋不行);而且回去的球借對方的力量相當之賊。在與對方的相持中,大巴表現始終非常優異,既不會因為對方力量大而感覺被「頂住」,也不會在自己想發力的時候感決力量不足;而對於落點的控制始終非常自如,可見新版大巴對控制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2、 弧圈
這點應該是我們要著重說的。我用過一段pro.z,最後放棄了,原因就是憑藉我的動作,我永遠不能把這款套膠打出威力,因為我多少都要有一點倚重摩擦(相信大多數球友都是這樣),所以要想用好pro.z恐怕動作要全盤改,只得放棄。同樣,相信很多球友(尤其是用慣了狂飆的)用進口套膠都有這種感覺。這次蝴蝶公司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這次大巴明顯不像上次一樣乾澀,有點像老版灌完膠效果一樣。當然,不同的弧圈效果是不同的,為了練習弧圈我特意找了一削球球友。剛開始只是非常薄的拉球,並且板型也相對來說亮一些——這樣過去的球球速仍然很快、弧線低,而且容錯性也比較好,不足的是速度比較快而力度不足。然後加快收臂動作,並且將板型下壓一些(類似於快拉辦出台球的動作),這點的表現大巴始終非常優異,儘管對方削過來的球比較轉,但基本可以帶過去,而且相對於老版而言,明顯感覺到旋轉加強,對方第二板很容易削高。然後加強撞擊,相對於老版下網較多,可見暴力程度仍然有待提高;但過去的球力量仍然相當客觀,對方削球經常下網(另外,據他所說,球的「頂」的程度也非常強)。不過據我所想的拉過去對方連球都碰不到的期望還是相差甚遠,拉球時的手感也偏向於「韌」而不是「噴」,這是新和舊乙個非常大的區別。
至於上旋中的弧圈相持、前衝弧圈等,總體表現而高吊類似,仍然是韌性有餘而暴力不足。不過有幾點我必須要說,這個的比較主要是和暴灌以後的老版大巴相比,而相對於其他的免灌套膠,新版大巴仍然非常優秀;另外,以上只是在一般力度下的比較,如果發大力,大巴立刻開始發揮自己的殺手本色。在週日的比賽,一般我只要發大力,球就被打到擋板以外,可見力量還是相當大的;最後,退台以後大巴的底勁相當之足,並不會出現天花板效應。所以總體來說,應該說新版大巴比舊版大巴更為均衡了,也更為貼近比賽。
3、 搓球、發球等
就過度技術來說,大巴本不是強項,尤其是小球的控制更是備受詬病;但這些人在批評大巴小球的同時,卻都不約而同的承認即使在小球,大巴的手感也是非常清晰的。新版的大巴基本繼承了老版的特點,不過小球好了很多,這讓我非常詫異(可見新版大巴是在控制上下了功夫的)。另外,大巴的劈長仍然非常非常優秀,晃撇過去的球不但成功率高而且有點飄,對方不好接。但相對老版來說,新版的挑打就有一些不如了,雖然速度不差太多,但暴力程度顯然有差距。
發球與以上內容有點相似,發長球仍然是大巴的強項。不過改版以後的大巴可以發出十分飄的短球,這點是老版不如的。
4、 防守a的限制,不如說是桌球注重控制的乙個體現。不過總體而言,大巴仍然是和兇猛的進攻相連的,只有進攻才能打出大巴的威力。也許這就是桌球矛盾統一的乙個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