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很多園友討論過讀書的話題,我平常除了工作需要讀寫技術類書籍外,其他時間讀的最多也許就是歷史類的書了,非常高興也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討論關於讀書的話題。
我要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史記》,在我們的普遍觀點中好像歷史類的書籍都是講的王侯將相,乍感覺離我們很遙遠,跟我們普通百姓的生活好像關聯不大,其實不然。
羹頡侯
讀《史記》其實也是在讀生活,為什麼這樣說呢?我來給大家講個故事。
據《史記 楚元王世家》記載,劉邦年輕時不是太循規蹈矩,年輕時,在秦朝老犯事,秦警察經常抓他,所以他老得躲。大哥死得早,大嫂乙個人也不容易,一旦**來找,劉邦就逃,還總帶遊手好閒的朋友去大哥家蹭飯,所以大嫂不高興。看著劉邦老蹭飯,大嫂就想了乙個辦法,差不多的時候,她就用鏟子使勁鏟鍋邊,一聽就是沒飯了。朋友一聽沒飯了,就都走了,劉邦進去一看,還有飯,這樣劉邦就恨大嫂。劉邦當了皇帝後,封了小弟弟為楚王,大哥的兒子劉邦一直不封。一年後,劉邦父親看不下去了,親自請劉邦談話。劉邦說:「某非敢忘封之也,為其母非長者。」意思是我不是忘,而是他娘不是乙個忠厚的人,後來封了羹頡侯,「羹頡」就是鍋鏟子蹭鍋的聲音。
講這個故事是想說明,歷史雖然講的是王侯將相的故事,但是背後也是對映著我們尋常百姓的生活,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包括皇帝的家也是。而從《史記》很多地方都可以感悟到一種家的文化和氛圍。
陳平為相
既然說史,當然少不了要聊一些啟智的故事了,那就來給大家介紹乙個人。
《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陳丞相就是西漢開國著名的謀士陳平,陳平家裡很窮,我們一般形容家裡窮用「家徒四壁」,陳平家裡呢只有三壁,第四壁是靠著城牆蓋的,這樣乙個身份背景能從乙個平頭百姓做到漢朝丞相,可以說靠的只有智慧型與謀略。秦末農民起義爆發,陳平先投奔陳勝,不被重用;投奔項羽,兵敗後害怕被殺,又投奔劉邦。他經過黃河,坐上一艘渡船。船工見其儀表堂堂,懷疑他身藏金銀財寶,打算謀財害命。陳平從船工充滿殺意的眼神中覺察到危險,便以幫助船工划船為藉口,不動聲色地解開衣服,裸露上身。船工見其身上確實沒有金銀財寶,便打消了殺人之念。可以說,是陳平的「急智」救了他一命。
《史記·陳丞相世家》還記載了陳平其他一些重大智謀,即所謂的「六出奇計定天下」,如離間項羽和亞父范增;喬裝誘敵,助劉邦擺脫滎陽之困;獻「美人圖」助被匈奴圍困白登山七天的劉邦解圍,等等。從這持續不絕的出彩表現可以看出陳平的智慧型與眼力。這也正是他在秦末無數英才中脫穎而出,被司馬遷列入「世家」的原因吧。
《史記》中向陳平這樣足智多謀的人物很多,為《史記》增添了很多文藝色彩,從他們身上可以領悟到,凡事善於分析因果、規律、靈活變通,很多時候可以出奇制勝。
六世余烈
開頭提到歷史類書籍說的大都是王侯將相,那必然要說說著名的君王,聊聊千秋大業,《史記》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秦皇漢武,就拿秦始皇來說,大家都知道他統一中國,為中國歷史的發展開啟了新篇章,實際上這些都離不開之前幾代君王的努力奮鬥作為基礎,我們讀中學有一篇文章叫《過秦論》,裡面有一段文字說「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這裡說的就是秦始皇在前面六代國君的功業基礎上繼往開來,統一天下,獨霸九州。
所以說,無論乙個國家,乙個民族,乙個企業,或者乙個人,最重要的就是先使自身足夠的強大,這是打破困境的唯一出路。在此基礎上才有機會去做出一些璀璨的、耀眼的、永垂青史的事情來。
總結
讀《史記》可以幫助我們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史為鑑,可以少走彎路。
很多史學觀點,大可用以治國,小至學會如何做人。
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型。
因此也說,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
讀碼農翻身之TCP IP
這就是三次握手啊,我給你分析一下啊,這三次握手主要是為了驗證我這邊和縣衙那邊的發信 收信能力沒問題,這樣就證明連線是通的,可以正式發貨了。第一次握手 京城發信,縣衙收到了,此時縣衙就會明白 京城發信能力和自己的收信能力是沒問題的。第二次握手 縣衙發信,京城收到了,此時京城就會明白 京城的發信和收信都...
讀碼農翻身之作業系統
1 基本流程 程式首先儲存在硬碟中,當被作業系統裝載後,進入記憶體,然後被cpu執行。2 作業系統裝載程式的流程 a 虛擬記憶體 每個程式可能會認為自己有較大的 如3g 的記憶體,而實際上並不是就分配給了你3g的物理記憶體,而是虛擬記憶體。虛擬記憶體中使用頁表把 在硬碟中的位置記錄下來,等真正需要執...
碼農何去何從
這篇文章是說我的經歷和選擇,沒有任何對從事軟體開發的人員的不敬,更加不是要打擊新入門的開發人員熱情。你有你理解的方式和自由,要在回覆那裡指責為那是沒有必要的,你有時間還是去多看看書,多寫寫 好了。剛在隔壁看見了乙個22歲年輕人遙相呼應的文章,在這裡羅嗦一下。年輕就是資本,有衝勁,這是最大的優勢,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