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面型別分為:access、trunk、hybird(華為、華三專用)
之前也沒用過hybird介面,我就說一下現在的理解吧。
hybrid介面相比trunk介面,在vlan管控上更靈活,怎麼實現的呢-通過untag表、tag表。tag表用來將入幀打上規劃的tag,對出幀進行管控則用到untag表和tag表。具體在hybird介面的條件下:
untag表:hybird介面在出幀時先查幀上打的tag,再去查untag表,表裡有對應tag值,剝離tag並**幀;untag表裡沒有對應的tag值,就去查tag表,tag表裡有,則直接將幀**出去-不剝離tag;如果tag表裡沒有,就把幀扔掉。
tag表:針對入幀流量,如果幀沒有打tag,就根據tag表打上該介面的pvid;如果幀打了tag,就去比對tag表,一致則放行,不一致就扔掉。
hybrid埠入方向會同時match utagged和tagged list。有乙個match上就會接收vlan幀。
對比trunk介面,允許allow的vlan通過-帶著tag和預設vlan通過(預設是vlan1)-不帶tag;而hybird介面,在發幀時如果untag表裡沒有,但tag表裡有,就能允許vlan帶著tag**出去;另一種情況就是,比如在untag表裡,我設定了vlan2/3/4都不打tag,那在hybird介面發出vlan2/3/4的流量時,他們都不打tag,類似於把這些流量都劃到乙個vlan裡,在乙個網段裡,那在收端直接就可以實現資料的互訪,簡化了收端的配置。
感覺這種還是有風險的,前期規劃時,都分成不同的vlan的,通過hybird介面後,untag列表裡的vlan都揉一塊了,這樣增大了廣播域。如果本來就是想把這些vlan放一塊,何不一開始就全扔vlan1裡?
hybrid埠主要用在不同vlan的二層互通場景上面。比如,不同vlan的pc去訪問伺服器,hybrid介面可直接實現,其他廠商就得去走三層,因為你處於不同vlan,有廣播域的隔離。
介面的理解
例如乙個entitymodel類擁有很多屬性資訊 name,age,height,weight。現在如果想使用其中的height和weight,可以定義乙個介面ibodyinfo package com.wjy.understandinte ce public inte ce ibodyinfo 然...
介面的理解
首先按我的理解來說乙個例子 這個例子被很多人提過,下面的這個是按我自己的理解來說的 小王是乙個苦逼 酷斃 程式設計師,他要開發乙個程式,其中要實現乙個功能 連線到乙個資料庫,要對資料庫進行一些操作。實現功能首先需要有乙個資料庫,在開發的時候他使用的a廠家的資料庫。假設a廠家提供的類庫中實現小王需要的...
對介面的理解
以下是我在ms news group裡,對 什麼情況下定義inte ce 這一問題的回答,基本上體現我現在對inte ce的理解,可能有不足或者完全就是謬誤,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乙個類實現了某個介面,就相當於宣告我能夠完成某項工作。比如乙個類實現了icomparable介面,就相當於宣告了我可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