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御術,10年北郵畢業參加工作至今,剛好10年。一直覺得自己特別幸運,一路走來遇到了那麼多好人好事,有機會一同做了點事情,由衷感激家人朋友們的支援和幫助。
自以為每乙個人的發展軌跡都是不可複製的,過去的點滴權當引子就好,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底層作業系統,在我看來乙個人的思維模式、處事態度對於每乙個人的職業發展,甚至人生旅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更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底層作業系統是如何成型,過去的幾段成長歷程與這個作業系統間是怎麼相互影響,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
跟別人家孩子那種學霸、狀元真不是乙個量級可比的,大學階段對我最大的塑造和影響深遠是從「自卑」到自信的改變,這個打了引號「自卑」指的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心理障礙,更多的是發現自己真的很多地方不如別人,比如:
以前會躲,藏在自己舒服的地方就好,但隻身一人在北京反而變得無懼了,反正努力過才能不留遺憾,就算失敗也不會變得更糟。直面恐懼,在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不迴避甚至刻意訓練讓很多事情發生了變化:
類似好玩的事情還有很多,最關鍵的結果是克服這些恐懼後發現自己有了遇強越強的自信,千萬不要誤解這是一種好鬥好勝的態度,這更像「寧當鳳尾不做雞頭」的態度選擇,雖然我知道這跟很多人熟知的俗語「寧做雞頭不當鳳尾」是反的,就像我撩過很多候選人,特別是熟知咱361績效體系的內部轉崗同學,有些會給我答覆說「你們體驗技術部的人太強了,我來肯定排尾部,壓力太大」,聽到這句話一般我也就不會再糾纏。
我團隊文化裡會有一條叫「a-team」,啟發來自於賈伯斯的一段話:
乙個為理想奮鬥的團隊,是集合一群才華洋溢的夥伴,讓他們互相衝撞、爭執,甚至大吵,這會製造一些噪音,但是,工作的過程中,他們會讓對方變得更棒,也讓點子變得更棒,最後就會產出這些美麗的石頭。因此我大部分的成功來自於,找到真正有天分的人才。不是b級、c級人才,而是真正的a級人才。而且我發現只要召集到五個這樣的人,他們就會喜歡上彼此合作的感覺、前所未有的感覺。他們會不願再與平庸者合作,只召集一樣優秀的人。 —— 賈伯斯概括來說 a 級人才找 a 級人才做搭檔,b 級人才找 c 級人才當小弟,我自以為是個遇強越強的人,能跟比自己優秀的人共事對我來說不是壓力,更多是享受,就像幹海綿扔水裡那種快速成長的滿足感。不怕你現在不夠強,就怕你不再成長,我希望我團隊裡有更多遇強越強的同學,能看到彼此的優點,相互學習越變越好。
這個思維模式很重要,不僅是對自己的要求,也決定了你團隊協作上的處事態度,特別是作為 tl 要有成就他人的胸懷,如果你相信自己是遇強越強的人,你就會希望身邊的夥伴變強,這樣你自己才會更加迅速的變得更強,這個特質的形成對我影響深遠。
10年研三創業失敗,錯過了所有校招離被學校趕出校門還有兩周匆匆忙忙開始找工作,相比連自學帶實踐只有半年的前端開發經驗,自信當年還是c++更熟練些,但為什麼最終會選擇做前端?原因很簡單:
自小愛畫畫,c++的課程作業要求寫個的ftp,控制台就可以我都會寫出介面還花裡胡哨的帶換膚功能的我發現前端實在太合我胃口了。
prd 評審提前看完帶著思考參會,幫產品完善需求,幫忙做下會議紀要,主動想想產品體驗可改進的地方並推動落地。同樣,後端的係分、測試的測分能多參與也多參與。團隊上的事情,文件、規範、組織活動,一切都是用時間換來的,看你舍不捨得花在上面。事實上你會發現,你做成越多需要你做的事情也會越多,比如前後端介面原來都是後端設計,我自己學著設計了幾次並跟後端請教過幾次之後,我所參與的專案介面都變成我定了。而隨著需要你做的事情越多,你的職責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真的不知不覺就變成了乙個產品模組發負責人,專案負責人。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 孫武,可能說過,但不在《孫子兵法》裡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 孔子,可能說過,但不在《論語》裡。而接下來的是從商業計畫、融資、畫圖、寫**到買菜、發傳單、送外賣都做過的創業歷程,很苦也很精彩,雖然因為基本沒給自己發工資,沒給家裡拿回去一分錢甚至還花了不少積蓄,多少有點愧疚家人。
但如果問我是否後悔,那是不會的,這兩年太值了。
因為創始團隊大家的背景還算不錯,有機會接觸到真格、洪泰、原始碼、經緯、中糧、九合這些頂級的天使投資,有機會得到徐小平、李開復、王嘯等很多創業導師的輔導,還有和一堆實在沒臉提他們名字現在已經是十億、百億、千億市值獨角獸的 cxo 們成為同學。見識到山外山人外人,高維下看自己,真的強如螻蟻,而這段高維躍遷經歷讓自己的視野、格局、思維方式有了很大提公升。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土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莊子努力很重要,但很多時候,成敗與否取決於見識的高低,而見識的高低,取決於自己的環境和平台,但有了好的環境和平台還不夠,因為阻礙了我們成長的還有乙個很大的敵人,那就是我們自己。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學習或接受新的東西,是因為他們已經很滿足或習慣於自身的成就和能力。前陣時間給團隊同學每人買了一本書叫《能力陷阱》,講的也是這個道理:人們很樂於去做那些我們擅長的事,於是就會一直去做,最終就使得我們會一直擅長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長,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這樣的乙個迴圈,能讓我們在這方面獲得更多的經驗,卻忽視了培養其他同樣重要的能力,從而走向失敗。—— 埃公尺尼亞·伊貝拉《能力陷阱》很慶幸自己選擇離開故鄉到北京求學,很慶幸職場起點在乙個很不錯的平台,很慶幸有機會認識到那麼多比自己高出很多個段位的師長。謙卑,除了知道自己不知道還有很多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地方,開放的心態是成長的必要非充分條件。最後也是當下的一段旅程是來到螞蟻,我想聊聊關於夢想,在我看來這是成長的核動力。
我不是乙個斯多葛主義者,對斯多葛學派的理論也知之甚少,但有很多觀點我很認同,也很受用,比如:
這個哲學邏輯指導下人生會有兩種價值,一是「外部價值」,是指我們需要得到其他人或環境的認可,名譽、財富甚至別人對自己的愛都屬於外部價值,而另外一種則是「內部價值」,是指自己內心認可,一些更純粹,超脫物質上的追求,一些「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的意義。
來螞蟻,第一次覺得自己做了乙個正確的選擇是在我拿到工牌的那一刻,我特別喜歡這個工牌,知道為什麼嗎?
人生·工作結果 = 思維方式 × 熱情 × 能力 —— 稻盛和夫 《活法》我很敬佩的一位企業家,也是我的人生導師之一,稻盛和夫,敬天愛人,動機至善,私心了無,他在《活法》中提到乙個非常著名的人生成功方程式對我影響蠻大的,人生的成功 = 思維方式 x 能力 x 熱情,這是我活著的態度,也是我希望活過的期待,所以還更年輕的時候就在想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麼?包括我創業的動機,其實都是這句話:為人們生活帶來一點美好的變化。說到這我想有同學應該知道為什麼我特別喜歡螞蟻這個工牌了吧?這工牌背後印著螞蟻的使命,為世界帶來微小而美好的改變,雖然現在很少再單獨提這個使命了,但我想這初心已經融入到螞蟻人的血液裡了,這家公司在做的事情一直在為世界帶來微小而美好的改變。入職螞蟻前其實我根本不知道螞蟻這個使命,我只是覺得這裡有資料,有很強實力的團隊,我在這能做點有價值的事情,但當我拿到工牌看到這句話的那一刻我是真的被共振到。
囉囉嗦嗦說了那麼多,總結一點就是為自己的人生,為來到這家公司找到你的初心,找到你的源動力,他會引導你在職業發展中做出的抉擇,幫你克服所有壓力、困難和委屈。
這是御術底層作業系統最核心的四條,他們之間有著內在的相互增強或依賴,不是標準答案,每個人自己的底層作業系統應該是什麼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我認為探尋和不斷公升級自己的這個底層作業系統會對個人能力成長,職業發展甚至人生旅程都影響深遠,任何時候都不晚,因為你過的每一天都是生命中最年輕的一天。
在我看來,關於成長困惑,所謂的發展瓶頸都不是客觀存在,而只是自己對自己狀態的乙個主觀判斷和能力設限。
不知道是因為野心太大還是能力太弱,可能都是,所以長期處於覺得自己「能力配不上野心」的狀態,總有做不完的事情,學不完的技能在面前擺著。但「盲目」樂觀與自信,總能自燃的看到希望,沒什麼大不了過不去的,多做一點,再好一點,這種「折磨」久了又「打不死」的狀態會漸漸讓自己有了遇強越強的自信。
成就那個初心,活著,活過,大多看起來「自律」的人只不過是習慣了用夢想來「自虐」。
柴靜十年成長的個人告白 讀《看見》
水無所起止,只知流淌,但總得流淌。山高月小,它要滴落,亂石穿空,它要拍岸,遇上高山峽谷,自成江河湖海。柴靜 這本書是柴靜十年成長的個人告白,中國社會變遷的備忘。講述十年央視生涯。從對新聞一無所知的新人,嚐遍失敗 迷茫 摔打的滋味。從未停止反思和追問。柴靜這個人讓很多人佩服,我小時候就看她的節目,非典...
我的這十年
這十年經歷了的還算多,大致做個流水帳 一 家人篇 1 娶妻生子,做了老爸 2 老爸六十歲生日,因經濟夠拮据,沒給什麼錢,一直是心頭的乙個大包 長沙房子裝修 衡陽房子裝修 工作變故 3 04年重建了老家的房子,09年結婚的時候重新裝修了一下,07年買的長沙的房子,09年裝修了長沙的房子 二 朋友篇 1...
我在網易的十年
10 年前的今天,我在廣州 36 樓辦理了入職網易的手續。多年之後,我在杭州。阿里巴巴是我們的鄰居。屢屢聽到有入職阿里系的同學說起他們冗長的入職培訓,我腦子裡總會閃現出 的字樣。但是念頭揮之而去,我知道這是個可笑的想法。如今,我們的新人培訓也有至少兩天的課程了。如果是畢業生,還會安排拓展。我在廣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