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伺服器端拉取registry映象
docker pull registry
啟動
docker run -itd -v /data/registry:
/var/lib/registry -p 5000
:5000
--restart=always --name registry registry:latest
這裡映象倉庫已經建立好了,
需要使用本地映象倉庫在/etc/docker/daemon.json中需要新增路徑:
重啟: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上傳映象之前現將映象打標籤:
docker tag ubuntu:
16.04
192.168
.30.53
:5000
/ubuntu:
16.04
#上傳docker push 192.168
.30.53
:5000
/ubuntu:
16.04
在本地映象伺服器檢視:
#檢視詳細標籤
/ubuntu/tags/list從本地映象倉庫中拉取映象:
docker pull 192.168
.30.53
:5000
/ubuntu:
16.04
#為了方面可以重新打上標籤
docker tag 192.168
.30.53
:5000
/ubuntu:
16.04 ubuntu:
16.04
Docker 建立本地映象
所謂的容器實際上就是父映象的基礎上建立了乙個可讀寫的檔案系統層級,所有的修改操作都在這個檔案層級上進行,而父映象並未受影響。建立本地映象有兩種不同的方式,commit和dockerfile 根據本地映象建立乙個容器 命令解釋 我這裡通過virtualbox 設定了自動掛載我win的d docker ...
Docker建立本地映象實現方法解析
所謂的容器程式設計客棧實際上是在父映象的基礎上建立了乙個可etbmw讀寫的檔案層級,所有的修改操作都在這個檔案層級上進行,而父映象並未受影響,如果讀者需要根據這種修改建立乙個新的本地映象,有兩種不同的方式,本文先來看第一種方式 commit。建立容器 首先,根據本地映象執行乙個容器,如下 命令解釋 ...
建立本地映象
通過前面文章閱讀,讀者已經了解到所謂的容器實際上是在父映象的基礎上建立了乙個可讀寫的檔案層級,所有的修改操作都在這個檔案層級上進行,而父映象並未受影響,如果讀者需要根據這種修改建立乙個新的本地映象,有兩種不同的方式,本文先來看第一種方式 commit。首先,根據本地映象執行乙個容器,如下 命令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