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 自得其樂的人生

2021-10-22 22:13:40 字數 1096 閱讀 9278

三、整體目標

一、自得其樂

「自得其樂的自我」 ,

傾向於把潛在的威脅解釋成充滿樂趣的挑戰,

因此得以維持內在的和諧。

乙個永不覺得厭倦、很少感到焦慮、投入周遭事物,並經常處於心流狀態的人,

可以說是具備了 「自得其樂的自我」 ;

自得其樂的自我會把可能發展成精神熵的體驗轉變成心流!

二、培養規則

培養自得其樂的自我的規則:

1、確立目標

自得其樂的人知道目標完全由自己選擇,

並不是什麼隨機效應,也不是外來力量所造成的。

2、全神貫注

如果乙個自得其樂的人,打算加入派對玩個痛快,

他就會把注意力由自己身上轉移到派對——也就是他打算加入的「行動體系」。

他會觀察所有的來賓,

研究判斷哪些人可能在興趣和氣質上跟自己合得來,

開始與對方談論雙方可能都感興趣的話題。

如果回饋很消極——例如話題變得很乏味或對方接不上,

他就可以換個話題或換個談話物件。

只有在乙個人的行動與行動體系提供的機會相稱時,

才可能真正投身其中。

集中注意的能力越強,投入就越容易。

3、避免過於自我

自得其樂的個人藉著把精神能量投入所屬的體系,得以超越個人的極限。

個人與體系結合,自我的複雜性才能更上一層樓,

就由於這個緣故,曾擁有愛而失落勝於從未愛過。

乙個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只謀私利的人,自我或許覺得很安全,

但是跟乙個願意為了互動而投入周遭活動的人相比,

前者的自我顯得非常貧瘠。

只從自我的小窗戶**世界,畢竟是一種侷限。

即使是深孚眾望的物理學家、藝術家或政治家,

倘若只對自己在宇宙中有限的角色感興趣,

早晚也會變成乙個空洞無聊的人,喪失生活的樂趣。

三、整體目標

如果乙個人在不同心流活動之間穿梭,沒有銜接的秩序,

走到人生終點時,

回顧經歷過的每件事情,就很難說出其中有什麼意義;

從自己做過的事情當中創造和諧,

是心流理論賦予追求最優體驗者的最後一項任務。

通過它,整個人生串聯成具有一貫目標的大心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