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oding:utf-8 -*-
# ------------------------------------
# ++ list 和 tuple ++
# ------------------------------------
stunames = ["zhangsan","李四","王 5"]
# 全部
print(stunames)
# 獲取任意乙個:下標獲取
print(stunames[0])
print(stunames[2])
# 負數方式獲取,為從後數,第乙個為-1,最後乙個為:0 - len(t)
print(stunames[-1])
print(stunames[0 - len(stunames)])
# 錯誤方式:下標越界
# print(stunames[3])
# 檢視個數:len(t),和陣列類似
print(len(stunames))
# 增加末尾:追加元素到當前列表的末尾:是在原列表中新增
print(stunames)
# 增到指定位置:插入到指定的位置(位置從 0 開始)
stunames.insert(1,"我在第乙個位置插入")
print(stunames)
# 刪:刪除末尾的元素
stunames.pop()
print(stunames)
# 改:替換元素
stunames[2] = "我替換了第二個元素"
print(stunames)
# list 中巢狀 list
stunames2 = ["新 list 第乙個", stunames, "新 list 最後乙個"]
print(stunames2)
# 獲取新 list 的 list 元素中第乙個元素
print("我是巢狀中的 list 元素:",stunames2[1][0])
# 和上面測試的列表相比,元組只有獲取每個欄位的屬性
tuplestunames = ("小花", "小花生", "小花貓")
# 全部元組
print(tuplestunames)
print(tuplestunames[0])
print(tuplestunames[0 - len(tuplestunames)])
# 注意事項:1.定義乙個空的元組和乙個元素的元組
# 空元組
nulltup = ()
print(type(nulltup))
# 錯誤方式
temptup = (1)
print(temptup)
# 正確方式
temptup = (1,)
print(temptup)
# 注意事項:1.可變的元組
changetuple = ("我是第乙個", 2, ["tuple 列表 1", "tuple 列表 2"] )
print(changetuple)
print("元組的長度:",len(changetuple))
print(changetuple[2])
print(changetuple)
# ------------------------------------
# 總結:
# 常用的 tuple 屬性: 下標取值/反向取值/下標賦值/len(t)
# 可變的 tuple,changetuple = ("我是第乙個", 2, ["tuple 列表 1", "tuple 列表 2"] )
# ------------------------------------
Python學習筆記 列表與元組
s cat molle remedy supplement print s 0 a s int 1.0 print a 二維列表 s2 cat vain 1,2,3,4,5 b s2 0 c s2 0 1 print b,c 負數下標 print s 1 s 3 切片print s 0 3 s 1 ...
PYTHON 列表與元組
列表簡介 是一種內建的資料結構,用來儲存一系列的元素 同js一樣,由於解釋性語言不必宣告資料型別,所以陣列的元素也可以很靈或的不相同。列表的運算 index索引運算 切片運算 拼接運算 重複運算 成員運算in 長度運算len 迴圈for 列表方法 list.intex 可以返回任意的方法 my li...
python列表與元組
在python中,最基本的資料結構為序列 sequence 序列中的每個元素都有編號,即其位置或索引,其中第乙個元素的索引為0,第二個元素的索引 為1,依此類推。在有些程式語言中,從1開始給序列中的元素編號,但從0開始指出相對於序列 開頭的偏移量。這顯得更自然,同時可迴繞到序列末尾,用負索引表示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