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進行效能測試之前,首先要學習業務,了解實現邏輯,搞清楚需求。
1、業務學習
2、需求分析
3、工作評估
4、設計模型
5、計畫編寫
6、指令碼開發
7、測試環境準備
8、測試資料準備
9、測試執行
10、缺陷管理
11、效能分析
12、效能調優
13、測試報告
1、負載:模擬業務操作對伺服器造成壓力的過程,比如,模擬100個使用者進行支付
2、效能測試:模擬使用者負載來測試系統在負載情況下,系統的響應時間,吞吐量等指標是否滿足效能要求
3、負載測試:在一定軟硬體環境下,通過不斷加大負載(不同虛擬使用者數)來確定在滿足效能指標情況下能夠承受的最大使用者數。
4、配置測試:為了合理調配資源,提高系統執行效率,通過測試手段來獲取、驗證、調整配置資訊的過程。
5、壓力測試、強度測試::在一定軟硬體環境下,通過高負載的手段來使伺服器資源處於極限狀態,測試系統在極限狀態下,長時間執行是否穩定,確定是否穩定的指標包括:tps,事務平均響應時間rt,cpu占用,記憶體使用。
6、穩定性測試:在一定軟硬體環境下,長時間執行一定負載,確定系統在滿足效能指標的前提下,是否執行穩定。
7、tps:每秒完成的事務數,通常指每秒成功的事務數,這是效能測試中,重要的綜合性效能指標。
8、響應時間、平均響應時間:指乙個事務花費多長時間完成(多長時間響應客戶的請求),為了使這個響應時間更具有代表性,會統計更多的響應時間,然後取平均值,即事務平均響應時間
9、pv:每秒使用者訪問頁面的次數,此引數用來分析平均每秒有多少使用者訪問頁面。
10、虛擬使用者數vu:模擬真實業務邏輯步驟的虛擬使用者,虛擬使用者模擬的操作步驟都被記錄在虛擬使用者指令碼裡。
11、併發:狹義的併發,即所有使用者進行完全一樣的操作,目的是測試資料庫和程式對併發操作的處理。廣義的併發,即多個使用者對系統發出了請求或者進行了操作,但是這些請求或者操作可以是不同的。多用於混合場景,穩定性測試場景。
12、場景:效能測試過程中,為了模擬真實使用者的業務處理過程,在效能測試工具中構建的基於事務、指令碼、虛擬使用者、執行設定、執行計畫、監控、分析等一系列動作的集合,稱之為效能測試場景。
13、思考時間:模擬正式使用者在實際操作時的停頓間隔時間。
14、標準差:標準差越小,波動越小,系統越穩定,反之,系統越不穩定。
通過以下三個維度來衡量:服務端效能、前端效能、使用者體驗效能
具體判斷維度有:超時概率、錯誤概率、tps、cpu利用率、響應時間、load、記憶體使用率
Jmeter 效能測試 2 效能測試的流程和術語
1 系統基礎功能驗證 一般情況下,只有在系統基礎功能測試驗證完成 系統趨於穩定的情況下,才會進行效能測試,否則效能測試是無意義的。2 測試團隊組建 根據該項目的具體情況,組建乙個幾人的效能測試team,其中dba是必不可少的,然後需要一至幾名系統開發人員 對應前端 後台等 還有效能測試設計和分析人員...
效能測試流程
很多人剛剛接觸效能測試的時候,拿到客戶提出的大致需求,如併發使用者數是500,響應時間3秒。然後就開始做指令碼,加壓執行,收集測試結果 等客戶問到 某某流程支援多少併發?各個測試流程比例是否和實際使用者使用情況一致?可擴充套件需求情況如何?然後我們就傻眼了.拿到乙個效能測試任務的時候,我們首先需要明...
效能測試流程
一 需求提測 需求分析 查詢 1 效能指標 tps 現在大於17筆 秒,未來大於100筆 秒。rt小於500ms 2 介面是什麼 3 接 互協議是什麼 http 4 線上資料是多少 5w 5 部署幾台機器 6 系統架構 二 效能方案 1 業務分分析,系統架構,系統設計 2 效能指標 tps 現在大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