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2021-10-19 23:35:40 字數 767 閱讀 7610

馮諾依曼體系是現代計算機的硬體體系結構

包含了五大硬體單元:

輸入裝置:鍵盤、滑鼠、麥克風

輸出裝置:顯示器、印表機

儲存器:記憶體

運算器:**處理器-cpu

控制器:**處理器-cpu

圖示:

使用記憶體而不使用硬碟作為儲存器的原因:記憶體吞吐量大

主頻:決定了一秒種可以處理多少個指令

記憶體速度快,而儲存資料為什麼不使用記憶體的原因:硬碟和記憶體的儲存介質是不一樣的,記憶體的儲存介質是一種易失性介質–資料斷電後丟失

所有裝置都是圍繞記憶體工作,記憶體是中間的資料緩衝帶。

儲存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讀寫,對於隨機訪問儲存器、快閃儲存器、先進先出儲存器以及先進後出儲存器來說,主要功能是讀、寫,而對於唯讀儲存器來說,主要功能就只有讀,是沒有寫的

例項:

char buf[

1024];

//申請一塊記憶體空間

scanf

("%s"

,buf)

;//從標準輸入裝置獲取資料..

.//cpu從儲存器獲取資料進行處理,處理後返回結果

printf

(buf)

;//將結果從標準輸出裝置輸出結果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cui 馮諾依曼體系機構 說到計算機的發展,就不能不提到德國科學家馮諾依曼。從20世紀初,物理學和電子學科學家們就在爭論製造可以進行數值計算的機器應該採用什麼樣的結構。人們被十進位制這個人類習慣的計數方法所困擾。所以,那時以研製模擬計算機的呼聲更為響亮和有力。20世紀30年代中期,德國科學家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馮 諾依曼結構也稱普林斯頓結構,是一種將程式指令儲存器和資料儲存器合併在一起的儲存器結構。程式指令儲存位址和資料儲存位址指向同乙個儲存器的不同物理位置,因此程式指令和資料的寬度相同,如英特爾公司的8086 處理器的程式指令和資料都是16位寬。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 諾依曼於1946年提出儲存程式原理,把...

馮 諾依曼體系結構

一.馮 諾依曼結構 von neumann architecture 馮 諾依曼結構也稱作普林斯頓結構,是一種將程式 指令序列的集合 和資料存放在同一儲存器的不同位址的電腦設計概念結構。這是建立在馮 諾依曼原理,即程式可看做一種特殊的 資料 同樣地可以被處理和儲存,故兩者可存放在同一儲存器中,採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