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參考了
計算機硬體有兩種儲存資料的方式:大端位元組序(big endian)和小端位元組序(little endian)。
舉例來說,數值0x2211
使用兩個位元組儲存:高位位元組是0x22
,低位位元組是0x11
。
順序為大端,逆序的為小端:
同理,0x1234567
的大端位元組序和小端位元組序的寫法如下圖。
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要有位元組序,每次讀寫都要區分,多麻煩!統一使用大端位元組序,不是更方便嗎?
上週,我讀到了一篇文章,解答了所有的疑問。而且,我發現原來的理解是錯的,位元組序其實很簡單。
首先,為什麼會有小端位元組序?
答案是,計算機電路先處理低位位元組,效率比較高,因為計算都是從低位開始的。所以,計算機的內部處理都是小端位元組序。
但是,人類還是習慣讀寫大端位元組序。所以,除了計算機的內部處理,其他的場合幾乎都是大端位元組序,比如網路傳輸和檔案儲存。
計算機處理位元組序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是高位位元組,什麼是低位位元組。它只知道按順序讀取位元組,先讀第乙個位元組,再讀第二個位元組。
如果是大端位元組序,先讀到的就是高位位元組,後讀到的就是低位位元組。小端位元組序正好相反。
理解這一點,才能理解計算機如何處理位元組序。
「只有讀取的時候,才必須區分位元組序,其他情況都不用考慮。」處理器讀取外部資料的時候,必須知道資料的位元組序,將其轉成正確的值。然後,就正常使用這個值,完全不用再考慮位元組序。
即使是向外部裝置寫入資料,也不用考慮位元組序,正常寫入乙個值即可。外部裝置會自己處理位元組序的問題。
不同cpu平台上位元組序通常也不一樣,下面寫個簡單的c程式,它可以測試不同平台上的位元組序。
#include
#include
intmain()
分析結果,在80x86平台上,系統將多位元組中的低位儲存在變數起始位址,使用小端法。htonl將i_num轉換成網路位元組序,可見網路位元組序是大端法。 網路位元組序和主機位元組序
不同的 cpu有不同的位元組序型別 這些位元組序是指整數在記憶體中儲存的順序 這個叫做主機序 最常見的有兩種1 little endian2 big endian le little endian 最符合人的思維的位元組序 位址低位儲存值的低位 位址高位儲存值的高位 怎麼講是最符合人的思維的位元組序...
主機位元組序和網路位元組序
1.主機位元組序和網路位元組序1 以下是從ip.h和tcp.h取的,但bsd和linux用的名稱有些不一樣主要是tcp不一樣 struct ip struct tcphdr 我所理解的big序和little序的區別 1 存整數的時候 uint32 t a 1574 1574 0x626 big序 0...
網路位元組序和主機位元組序
1.網路傳資料的時候是乙個位元組乙個位元組的傳.字串裡的每乙個字元只用乙個位元組 前面的就先傳 接收的後再解釋的時候也是按順序來 所以字串沒有網路位元組序的分別.2.網路位元組序預設是大端,也就是說任何機器如果收到乙個 int型的 4個位元組,那麼這個機器就會認為第乙個位元組是最高位,最後乙個位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