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ebpack的配置檔案中,有兩個關於入口和出口的配置分別問entry和output。entry的值是代表生成chunk的入口位址,而output的值是把chunk輸出成檔案的路徑。
//寫法1:
module.exports =
//寫法2:
module.exports =
}
以上兩種寫法其實是等效的。寫法二中的mychunk可以自定義,這個鍵的名字代表的就是該鍵值對應路徑的chunk的命名,在沒有配置output的時候,預設是使用該chunk名作為輸出的檔名。
//寫法1:
module.exports =
}//寫法2:
module.exports =
}
方法2中的動態檔名有四種佔位變數: 令人困惑的webpack之entry
使用webpack快一年了,現在1.x版本都過氣了,但是感覺自己對它那複雜的配置還是很不熟悉,各種路徑,各種loader,各種plugin,又是單頁面又是多頁面.在vue cli出來的時候,都不敢用他的webpack模板,主要就是因為webpack的配置檔案看不懂,不敢自己根據需要做修改。現在沉下心...
webpack配置詳解 一 entry詳解
單入口 打包形成乙個chunk。輸出乙個bundle檔案。此時chunk的名稱預設是 main多入口 所有入口檔案最終只會形成乙個chunk,輸出出去只有乙個bundle檔案。只有在hmr功能中讓html熱更新生效 多入口 有幾個入口檔案就形成幾個chunk,輸出幾個bundle檔案 此時chunk...
彙編中AREA和ENTRY理解
1 area 語法格式 area 段名 屬性1 屬性2 area偽指令用於定義乙個 段或資料段。其中,段名若以數字開頭,則該段名需用 括起來,如 1 test code 屬性 用於定義 段,預設為readonly data 屬性 用於定義資料段,預設為readwrite readonly 屬性 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