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符:只能以英文本元與_開頭
go語言當中的變數必須宣告了再使用,宣告之後必須使用
函式內部可以使用短變數宣告 :=
函式外部一般使用 var 變數名 型別 = 值
匿名變數 _,v : =
常量使用 :const pi = 3.14
iota:常量計數器,每次遇到const
都會重置為0
const
( n1 =
iota
//0 n2 //1
_ n4 //3
n5 =
iota
//4)
const k =
iota
// 0
按照行進行遞增,可以進行_或者其他值的插空
獲取物件的長度的內建len()
函式返回的長度可以根據不同平台的位元組長度進行變化
v := 123_456
表示 v 的值等於 123456 , 二進位制0b ,八進位制0o 需要0開頭 ,十六進製制 0x
math.maxfloat32
複數 :
var c1 complex64
c1 =1+
2i
字串需要進行轉義 :
)多行字串使用 反引號 ``
字串的一些操作: 大部分在strings包當中
utf8編碼下乙個中文漢字由3~4個位元組組成,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按照位元組去遍歷乙個包含中文的字串 ,可以使用for range
byte 也就是uint8型別 ,rune 代表乙個utf-8型別的字元
go語言當中,字串的底層實現是乙個byte陣列,因此string 與 byte 可以相互轉換,不能直接修改;
如果要修改字串 ,需要先對其進行強制型別轉換 byte 或者是 rune ,修改之後再轉換為string;
go當中只有強制型別轉換
c =
int(math.
sqrt
(float64
(a*a + b*b)
))
//拼接字串
fmt.
println
(s1 + s2)
s3 := fmt.
sprintf
("%s %s"
, s1, s2)
忙裡偷閒,學習了一下下
這兩天,專案趕得不是很近,也沒什麼bug需要修復的,就自己看了點知識 強迫症又犯了,糾結點還是些,有啥區別麼,就是腦子不好 比較雜,負載均衡啊,髒讀啊,索引啊,檢視啊,訪問修飾符啊,好像又沒啥了,看來也沒看多少東西啊,還是效率太低了,這是病得治 想想有什麼印象比較深的哈 想優化就得從小的抓起,建索引...
專案做完了,總結一下(下)
昨天下午總結了一下專案值得注意的地方,記錄在 專案做完了,總結一下 上 時間倉促,也沒有總結完全。等有時間,還要細細總結。今天,我主要總結一下專案成功的可能因素,比較膚淺。雖然專案受很多不利的因素的困擾,但最終還是交付給使用者使用,不管怎麼樣,這中間還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方面。1 專案經理 這個專案經...
計算機網路複習記錄一下下
奧力給!osi參考模型 物理層 physical,ph 傳遞資訊需要利用一些物理傳輸 如雙絞線 同軸電纜 光纖等。物理層的任務就是為上層提供乙個物理的連線,以及該物理連線表現出來的機械 電氣 功能和過程特性,實現透明的位元流傳輸。在這一層,資料還沒有組織,僅作為原始的位元流提交給上層 資料鏈路層。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