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路由器可配置三種路由:
靜態路由(手工定義)
動態路由(根據路由選擇協議)
預設路由(無匹配的表項時) == 預設路由
路由器查詢路由順序: 靜態路由---->動態路由 若沒有合適路由---->預設路由
ps:距離向量:定期向相鄰的路由器交流整個路由表的資訊
鏈路狀態:只在鏈路狀態發生改變時向所有的路由器交流鏈路狀態資訊
距離向量路由協議
使用跳數作為路徑選擇的唯一度量
將跳數超過15的路由通告為不可達
每30s廣播一次訊息
ripv1:有類路由協議,無手工彙總功能,廣播更新
ripv2:無類路由協議,可在關閉自動彙總的前提下進行手工彙總,組播更新
步驟1:開啟rip路由協議程序
route(config) #router rip
步驟2:申請本路由器參與rip協議的直連網段資訊(network-num----->直連網路位址)
route(config) #network network-num
步驟3:指定rip協議的版本(預設是ripv1)
route(config) #version 2
步驟4:在ripv2中關閉自動彙總
route(config) #no auto-summary
驗證rip的配置
route#show ip protocols
顯示路由器的資訊
route#show ip route
清除ip路由表的資訊
route#clear ip route
在控制台顯示rip的工作狀態
route#debug ip rip
路由聚合是指同一自然網段內的不同子網的路由在向外(其他網段)傳送時聚合成一條自然掩碼的路由傳送
eg:10.1.1.0/24
10.2.2.0/24
路由聚合後:10.0.0.0/8
結論:ripv1只傳送自然掩碼的路由,即總是以路由聚合形式向外傳送路由,關閉路由聚合對ripv1不起作用
結論:ripv2支援無類別路由(即傳送路由更新時帶有子網掩碼)可關閉路由聚合功能
步驟1:啟動ospf程序,process-id為本地路由器的程序號,用來標識一台路由器上的多個ospf程序,其值範圍1~65535。
route(config) #router ospf process-id
步驟2:宣告ospf協議執行的介面和所在的區域。
route(config-router) #network address inverse-mask area area-id
顯示路由器的資訊
route#show ip route
檢視ospf的配置
route#show ip ospf
檢視ospf介面的資料結構
route#show ip ospf inte***ce type number
檢視ospf指定程序的資訊
show ip ospf peocess-id
區域id:
區域是通過乙個32位的區域id來標識的,區域0(或者區域0.0.0.0)是骨幹區域保留的的區域id號,骨幹區域的任務是彙總每乙個區域的網路拓撲路由到其他所有區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有的域間通訊量都必須通過骨幹區域,而非骨幹區域之間不能直接交換資料
ospf區域與網段:
乙個網段只能屬於乙個區域(如實驗2),或者說每個執行ospf協議的介面必須指明屬於某乙個特定的區域。
實驗1
實驗2
路由選擇協議 RIP OSPF
目錄 igprip協議 ospf協議 is is協議 eigrp協議 egpbgp 我們可能會想,在偌大的網路中,我們是如何跟其他人通訊的呢?我們是如何跟遠在太平洋對面的美國小夥伴對話的呢?這就要多虧了我們的路由選擇協議了。路由協議通過一層一層路由把我們的訊息傳送給對方。在講路由協議之前,我們還需要...
路由選擇協議 RIP OSPF
rip協議 ospf協議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 並不是說其他演算法不是最短路徑,而是因為ospf使用了dijkstra演算法而得名。路由 過程 a.從收到的資料報中提取目的ip位址d b.先判斷是否直接交付,對路由器直接連線的網路逐個進行檢查 用各網路的子網掩碼與目的位址相與,看是否與網路位址匹配。c....
實驗十 動態路由實驗
routera rip version 2 multicast routera rip network 10.0.0.0 可以用all routera rip ip routing routerb rip version 2 multicast routerb rip network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