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測試中的W模型 測試和開發相結合

2021-10-09 16:02:49 字數 1522 閱讀 9409

軟體測試的v模型

以「編碼」為**分割線,將整個過程分為開發和測試,並且開發和測試之間是序列的關係

單元測試:是模組測試,驗證軟體的基本組成單位的正確性,是白盒測試

整合測試:是模組間的測試,測試介面(軟體各模組之間的介面和軟體與硬體之間的介面)是否正確,是灰盒測試(白盒和黑盒結合)

系統測試:系統測試包括:冒煙測試 系統測試 回歸測試

(1)冒煙測試:主幹流程測試,確認軟體的基本功能正常,可以進行後續的測試工作

(2)系統測試:是檢測系統的功能、質量、效能能否滿足系統的要求,包括功能、效能、介面、可靠性、相容性等等,是黑盒測試

(3)回歸測試:修改了舊**之後重新進行測試,確認修改後的**沒有引入新的錯誤或導致其他**產生新的錯誤

驗收測試:是確保軟體的實現能否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或合同的要求

侷限性:v模型是基於瀑布模型的,v模型有乙個缺點,就是將測試放在整個開發的最後階段,沒有讓測試今早介入開發,沒有在需求階段就進入測試。

測試與開發序列

軟體測試的w模型

w模型是由兩個v模型組成,乙個是開發階段,乙個測試階段

可以看出,在w模型中開發和測試是並行的關係

優點:測試與開發並行,讓測試今早介入開發環節,使測試今早發現問題今早解決。

侷限性:雖然開發與測試並行了,但是在整個開發階段,仍然是序列的,上一階段未完全完成無法進入下一階段,不支援敏捷模式的開發。

測試和開發需要怎麼結合才能使軟體的質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測試和開發應該按照w模型的方式進行結合,測試和開發同步進行,能夠盡早發現軟體缺陷,降低軟體開發的成本。

在v模型中,測試過程被加在開發過程的後半部分,單元測試所檢測**的開發是否符合詳細設計的要求。整合測試所檢測此前測試過的各組成部分是否能完好地結合到一起。系統測試所檢測已整合在一起的產品是否符合系統規格說明書的要求。而驗收測試則檢測產品是否符合終端使用者的需求。v模型的缺陷在於僅僅把測試過程作為在需求分析、系統設計及編碼之後的乙個階段,忽視了測試對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的驗證,因此需求階段的缺陷很可能一直到後期的驗收測試才被發現,此時進行彌補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資源。

相對於v模型,w模型增加了軟體各開發階段中應同步進行的驗證和確認活動。w模型由兩個v字型模型組成,分別代表測試與開發過程,圖中明確表示出了測試與開發的並行關係。

w模型強調:測試伴隨著整個軟體開發周期,而且測試的物件不僅僅是程式,需求、設計等同樣要測試,也就是說,測試與開發是同步進行的。w模型有利於盡早地全面的發現問題。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後,測試人員就應該參與到對需求的驗證和確認活動中,以盡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時,對需求的測試也有利於及時了解專案難度和測試風險,及早制定應對措施,這將顯著減少總體測試時間,加快專案進度。

w模型中測試的活動與軟體開發同步進行,測試的物件不僅僅是程式,還包括需求和設計,因此能夠盡早發現軟體缺陷,降低軟體開發的成本。

軟體測試的W模型和V模型

軟體測試的v模型 v模型的目的在於改進軟體開發的效率和效果。在v模型中 明確的標註了測試過程中存在著那些不同的測試型別,並且清楚的表達了測試階段和開發過程各階段的對應關係。從這種對應關係我們分析 單元測試和整合測試對應於詳細設計和概要設計,那麼在單元測試和整合測試中我們就需要檢測程式的執行是否滿足軟...

軟體測試的w模型和v模型

表達了軟體測試活動與軟體分析設計活動的對應關係 測試活動 軟體分析設計活動 單元測試 詳細設計 整合測試 概要設計 系統測試 軟體規格說明 驗收測試 軟體需求 開發與測試是先後關係,先開發後測試。忽視了對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的驗證和確認,需求的 滿足情況一直到後期的驗收測試才被驗證。如果開發階段沒有有...

開發模型和測試模型

隨著軟體工程學科的發展,軟體工作的範圍不僅僅侷限在程式編寫,而是擴充套件到了整個軟體的生命週期,如軟體基本概念的形成,需求分析,設計,實現,測試,安裝部署,執行維護,直到軟體被更新,替換成了其他版本。軟體工程還包括很多技術性的管理工作,例如過程管理,產品管理,資源管理和質量管理,在這些方面也逐步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