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與使用者組
1、新增使用者
格式:#useradd 選項 使用者名稱
如果不加任何選項,會同時建立同名的家目錄和同名的使用者組。(家目錄預設在/home下)
-g:表示指定使用者的使用者主組,選項的值可以是使用者組的id,也可以是組名
-g:表示指定使用者的使用者附加組,選項的值可以是使用者組的id,也可以是組名
-u:使用者的id,系統缺省會從500之後按順序分配,如果不想使用系統分配的,可以通過該選項自定義。如果前乙個使用者指定id為1000,則後面的使用者id不指定就會從1001開始。
-c:新增注釋
-s:指定使用者登入後所使用的shell 直譯器。如果使用者直譯器是/bin/bash表示使用者可以正常登入到系統,/bin/nologin表示使用者不能正常登入到系統。
-d:指定使用者登入時的啟始目錄
-n:取消建立以使用者名稱為名的群組
使用者名稱:密碼:使用者id:使用者主組id:注釋:家目錄:直譯器
注意:主組只有乙個,而附加組可以有多個。
2、修改使用者
格式:#usermod 選項 使用者名稱
-g:表示指定使用者的使用者主組,選項的值可以是使用者組的id,也可以是組名
-g:表示指定使用者的使用者附加組,選項的值可以是使用者組的id,也可以是組名
-u:使用者的id,系統缺省會從500之後按順序分配uid,如果不想使用系統分配的,可以通過該選項自定義,如果上乙個使用者id指定為1000,後面的使用者id不指定的話會從1001開始。
-l:修改使用者名稱,新使用者名稱在前,舊使用者名稱在後。
-c:修改使用者帳號的注釋文字
-d:修改使用者登入時的目錄(家目錄)。
-s:修改使用者登入後所使用的shell。
3、設定密碼
格式:#passwd [使用者名稱]
如果不指定使用者名稱,則修改當前使用者密碼。
4、刪除使用者
格式:#userdel 選項 使用者名稱
-r 表示刪除使用者的同時,刪除其家目錄。
5、切換使用者
格式:#su [使用者名稱]
如果不指定使用者名稱,則切換到root使用者。
6、使用者組新增
格式:#groupadd 選項 使用者組名
-g 表示選擇自己設定乙個自定義的使用者組id數字。如果自己不指定,預設從500開始。
7、使用者組編輯
格式:groupmod 選項 使用者組名
-g 表示選擇自己設定乙個自定義的使用者組id數字。如果自己不指定,預設從500開始。
-n 設定新的使用者組的名稱。
8、使用者組刪除
格式:groupdel 使用者組名
賦予root許可權
方法一:修改 /etc/sudoers 檔案,找到下面一行,把前面的注釋(#)去掉
## allows people in group wheel to run all commands
%wheel all=(all) all
然後修改使用者,使其屬於root組(wheel),命令如下:
#usermod -g root tommy
改完畢,現在可以用tommy帳號登入,然後用命令 su - ,即可獲得root許可權進行操作。
方法二:修改 /etc/sudoers 檔案,找到下面一行,在root下面新增一行,如下所示:
## allow root to run any commands anywhere
root all=(all) all
tommy all=(all) all
修改完畢,現在可以用tommy帳號登入,然後用命令 su - ,即可獲得root許可權進行操作。
linux下使用者操作
二 密碼操作 useradd user1 新建後將會在 home目錄下生成乙個與使用者名稱相同的使用者主目錄。同時會建立乙個新組,該組與該使用者同名,該使用者屬於該組的成員。如果讓新的使用者歸屬於乙個已經存在的組,使用如下命令 useradd g usergroup1 user1 這樣該使用者就屬於...
Linux下使用者操作監控
linux本身提供last及history兩個命令來查詢使用者的操作歷史。但是當有多個使用者同時進行操作的話那就顯得有所不足了。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設定對linux使用者的系統級別的操作進行監控。root localhost vi etc profile 新增以下內容 history user ip ...
關於Linux下的使用者操作
引用自 一。在ubuntu13.10下建立乙個新的使用者 step1 新增新使用者 useradd r m s bin bash 使用者名稱 step2 配置新使用者密碼 passwd 使用者名稱 step3 給新新增的使用者增加root許可權 vim etc sudoers 然後新增 使用者名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