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伺服器網絡卡資訊獲取以及頻寬測試

2021-10-08 03:10:50 字數 1941 閱讀 5764

watch

more /proc/net/dev

檢視系統網路資訊,有實時的網路流量資訊,就是位元組看起來太難受了

我們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檢視具體網絡卡資訊

ethtool

網絡卡名

比如:

ethtool  ens33
1.1. 安裝軟體

伺服器端(centos)執行如下命令:

wget
tar zxvf iperf-3.0.6.tar.gz
進入解壓後的程式目錄,執行以下命令:

./configure &&

make

&&make installiperf3 -s

其中「iperf3 -s」命令為以伺服器模式啟動iperf軟體,若啟動成功則有如下提示(預設監聽5201埠):

注:錯誤及解決方法:

解決方法:

先執行echo $ld_library_path命令,得到系統lib庫所在位置,如:

[root@hengda ~]

# echo $ld_library_path

/usr/lib/oracle/11.2/client64/lib

再通過find ./ | grep libiperf.so.0查詢伺服器上是否存在該lib庫檔案,查詢到後拷貝libiperf.so.0庫檔案到上一步找到的lib庫所在目錄下。

1.2. iperf使用方法

1.2.1. tcp上傳資料頻寬

執行命令iperf3 -c [serverip] -b 100m -t 20

-c 代表以客戶端方式執行

-b 代表使用100m頻寬進行測試,如果館方為1000m有線網路,也可以使用-b 1000m進行測試。頻寬測試需要考慮客戶端本機網絡卡能力、館方內網能力、出口頻寬、公網頻寬、服務雲接入頻寬等。

-t即為測試20s時間,如果省略該引數則預設測試10s。

結果上來看,上傳頻寬為93.8mb/s,也就是達到了百兆左右。

這裡說明的是,第乙個包應為要建立tcp連線,所以傳輸和頻寬都會略低,而第12.00-13.00傳輸和頻寬都有所下降,說明在該秒存在明顯的丟包。正常無明顯丟包的測試結果應該如下:

1.2.3. udp上傳資料頻寬

執行命令iperf3 -c [serverip] -u -b 100m -t 20

其中比tcp的上傳資料頻寬測試命令多乙個-u,意為使用udp協議。

執行命令iperf3 -c [serverip] -u -b 100m -t 20 -r

1.2.5. 多併發支援

執行命令iperf3 -c [serverip] -p 127 -i 20 -t 20

此處的-p是指啟用多執行緒,127為執行緒數,範圍為1-128,但是使用128則會引起windows端的iperf3程式崩潰,所以最多一台電腦可以模擬127個執行緒同時連線伺服器。觀察最後的統計結果,每個執行緒都有流量,且最後sum為100m滿速即可。

當然,-r和-u都是可以使用的,但是使用-u只能實現90個執行緒同時測試,超過90個執行緒軟體最後會出現假死狀態。

1.2.6. 穩定性測試

執行命令iperf3 -c [serverip] -t 3600

-t是設定時間,3600為持續測試3600s,即1小時。測試思路是可以通過增加時間來評估穩定性,如測試1小時(t的取值範圍並未註明,但是10小時是可以的)。當然-p -u -r都是可選的引數。

獲取伺服器資訊

serveros environment.osversion.tostring 作業系統 cpusum environment.getenvironmentvariable number of processors cpu個數 cputype environment.getenvironmentva...

獲取伺服器資訊

label1.text 伺服器名稱 server.machinename 伺服器名稱 label2.text request.servervariables local addr 伺服器ip位址 label3.text 伺服器網域名稱 request.servervariables server n...

linux 獲取網絡卡資訊

sar n dev 2 10 41 37 am iface rxpck s txpck s rxkb s txkb s rxcmp s txcmp s rxmcst s 10 41 39 am eth0 1.50 1648.00 0.15 117.54 0.00 0.00 1.00 10 41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