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管理導論川大667 第一章核心知識點

2021-10-07 20:58:53 字數 3877 閱讀 6611

1.2.資訊資源

1.3.資訊的度量

2. 資訊管理導論川大667系列知識點索引

dikw由資料、資訊、知識、智慧型按照關聯轉化層次組成的轉化機制。

資料是原料資訊是產品。

資訊是知識的原料和基礎;知識是資訊的高階形式,是資訊加工的結果,是系統化和序化的資訊。

(1)公開資訊(白色資訊)傳遞和利用範圍幾乎沒有任何限制的資訊

(2)非公開資訊(灰色或黑色資訊)傳遞和利用範圍較小的內部資訊和嚴格控制傳遞範圍的秘密資訊

補充:灰色資訊指沒有公開的、潛在的資訊,或需要通過一些合法的、特定的渠道才能獲得的資訊,有傳播渠道特殊性,載體形式多樣,參考價值獨特,內容不穩定和可獲取性差等特徵。

(1)零次資訊:未經加工、零散的、不系統的、原始的資訊

(2)一次資訊:根據第一手資料創造、形成的初加工資訊

(3)二次資訊:在一次資訊基礎上加工整理形成的引導和使用一次資訊的資訊

(4)三次資訊:根據二次資訊提供的途徑獲取並使用一次資訊結合其他零次資訊分析綜合形成的高層次組織資訊

個人:

1.確保行為有效——>技術竅門

2.帶來充實活力——>武俠**

3.提公升個人能力——>完善知識結構,mooc

組織:

1.實現科學決策——>日本三菱「更好的情報,更光明的未來」

2.維護穩定執行——>提公升效率,節省人財物

3.指導成員行動——>指揮的作用

社會:

4.監控發展環境——>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

5.調整組成結構——>社會和諧與協調

6.繼承社會遺產——>人類社會文明的記憶裝置

1、廣泛性和普遍性

2、可識別性和計量性

3、可儲存性和轉換性

4、傳遞性和相對中立性

5、可處理性和再生性

6、共享性和可開發性

7、價值相對性和絕對性

8、不完全性和不對稱性

9、時效性和滯後性

10、有機性和差異性

(一)資訊資源是指人類社會資訊活動中積累起來的以資訊為核心的各類資訊活動要素的集合。

(二)直接或間接獲得價值增量或經濟收益的資訊資源就稱為資訊資本。

(三)資訊資產是資訊資本的表現形式,是可以用貨幣形式核算和可以用價值計量的資訊儲備。

(一)物質財富觀:財富是由一切生產部門創造的(亞當·斯密,2023年,國富論)

(二)資訊財富觀是以有形財富與無形財富相結合、無形財富越來越佔主導地位為特徵的財富觀 。人們可以運用資訊資源使非資源轉化為資源,運用資訊資源部分替代其他資源,運用資訊資源開發資訊產品和服務,運用資訊資源促進資源合理分配,運用資訊資源擴大經濟增值空間,運用資訊資源制定有效的發展策略。

資訊服務、資訊源、資訊系統

資訊資源鏈由事實、資料、資訊、知識、智慧型構成的鏈式結構

資訊科技的鉅額投資並沒有帶來生產率的增長,而是使生產率的增長停滯不前或下降。

(一)資訊生產者是資訊資源的元資源,是資訊資源的基礎,資訊生產者也可以是資訊的消費者,在資訊消費鏈中資訊使用者角色可轉化。

(二)資訊是資訊資源的本資源,是資訊資源的核心。

(三)資訊科技是資訊資源的表資源,是為資訊的開發利用而產生的,是資訊資源的延伸,是加工處理和傳遞有用資訊的各種技術的集合。

a.一般經濟學特徵(共性):

1.需求性:資訊不僅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可以取代(或部分取代)物質原料等非資訊投入要素,而且可以通過與這些非資訊要素的相互作用,使之增值。

2.稀缺性:資訊資源的稀缺並非空間形式的稀缺,更多的是一種時間形式上的稀缺。

3.可選擇性:由於資訊資源具有極強的滲透性,所以同一資訊資源可以作用於不同的物件,並產生不同的效果。經濟活動者可以根據這些不同物件所產生的不同效果對資訊資源的使用領域進行選擇。

b.特殊型(個性):

1.相對共享性:不同利用者對資訊資源的利用不存在絕對的競爭關係,可以同等程度地共享某一資訊資源。

2.不可分割性:資訊資源在生產過程和使用過程中具有不可分割性。實現其使用價值,資訊資源集合是必要的。

3.不可替代性:不同種資源的資訊必定是完全不同的。

4.有效配置性:資訊資源具有開發和駕馭其他資源的能力。

(一)計算機儲存裝置的最小儲存單位為乙個二進位制數,稱為bit(位元)

(二)8位二進位制數稱為位元組

(三)計算機資料處理時一次訪問、加工和傳送的資料長度為字

(四)tb(太位元組)、pb(拍位元組)、eb(艾位元組)、zb(澤位元組)、yb(堯位元組)

先驗資訊就是信宿在接收到信源所發出的資訊之前事先了解到的關於隨機事件的不確定性;

後驗資訊就是信宿在接收到信源所發出的資訊之後所產生的關於隨機事件的不確定性;

實得資訊就是信宿在資訊輸入過程中消除了的不確定性,以及認識主體在認識過程中所獲得的資訊量

(一)引文分析法即以引文統計資料為基礎對資訊可計量單元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現象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揭示其數量特徵和內在規律。

(二)引文耦合:若兩個文字同時引用一篇或多篇相同文字,則這兩個文字即具有引文耦合關係。他們引用的相同文字的數量及耦合強度,耦合強度越大,表明兩個文字的關係越密切。

(三)同被引:兩個文字同時被乙個或多個相同文字引用,則這兩個文字即具有同被引關係。同時被引用的相同文字的數量即同被引強度,同被引強度越高,兩個文字的關係越密切。

(四)自引:文字責任者引用自己負有責任的文字或與他人合作的文字。

(1)資訊採全率 指對某一資訊系統全體使用者而言,該資訊系統所含的滿足使用者需要的資訊在當時該系統內外所有滿足使用者需要資訊中所佔的比例

(2)資訊採准率 指對某一資訊系統全體使用者而言,該資訊系統所含的滿足使用者需要的資訊在該系統所有資訊中所佔的比例

(3)資訊再現率 指對某一資訊獲取行為而言,通過某一資訊系統獲得的滿足使用者需要的資訊在當時該系統內所有滿足使用者需要資訊中所佔的比例

(4)資訊適合率 指對某一資訊獲取行為而言,通過某一資訊系統獲得的滿足使用者需要的資訊在當時獲得的所有資訊中所佔的比例

資訊計量方法的理論基礎是應用數學方法研究,描述資訊過程、現象與規律的一門學科,對資訊活動中的一切可計量單元進行科學分析並揭示其規律。

布魯克斯基本方程式表述了資訊的價值與人的知識結構或資訊結構的相關性和發展變化。

沃爾肯斯泰因公式是資訊對於資訊使用者使用價值的計算公式

1. 布拉德福定律:科學文獻數量與科學期刊數量關係,如果將科學期刊按照其刊載某個學科主題的**數量,以遞減順序排列起來,就可以在期刊中區分出載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著與核心部分同等數量**的隨後幾區,這時核心區和後繼各區所含的期刊數量成1:a:a^2……的關係。

2. 洛特卡定律:揭示著者與文獻數量的關係。

3. 齊夫定律:揭示了文獻中詞彙的分布規律

第二章 資訊社會

第三章 資訊交流

第四章 資訊科技

第五章 資訊組織

第六章 資訊管理活動

第七章 資訊資源人文管理

第八章 資訊資源經濟管理

第九章 資訊資源系統管理

第十章 資訊資源管理專門化

如果對您有幫助,請點贊、收藏吧!

第一章 導論

c 是物件導向的高階語言,將客觀事物都看作物件,將同類物件進行抽象,形成類,類封裝起來只暴露介面,符合人類的思維方式。用源語言寫的,有待翻譯的程式 源程式通過翻譯程式加工以後生成的機器語言程式 連線目標程式以及庫中的某些檔案,生成乙個可執行檔案 加一位,0表示正,1表示負,符號絕對值表示的編碼,但是...

第一章 物件導論

所有程式語言都提供抽象機制。人們所能夠解決的問題的複雜性直接取決於抽象的型別和質量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允許根據問題來描述問題,而不是根據執行解決方案的計算機來描述問題。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的五個基本特性,這些特性表現了一種純粹的物件導向程式設計方式 總結 這 一小節首先介紹了類的思想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語言...

第一章 物件導論

public表示其後的元素對任何人都是可用的 private出了型別的建立者和內部方法之外任何人都不能訪問的元素 protect於private相當,差別在於繼承的類可以訪問protected型別,但是不能訪問逇private。預設許可權 比較容易忽視 包訪問許可權,因為在這種許可權下,類可以訪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