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9到9.10,花了兩天的時間通讀了《從零開始學架構》。
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下,技術迭代如此之快,不免心生疑惑,有些迷茫。
大三下學完spring+springmvc以及mybatis的組合框架以為終於能歇一歇了,springboot和springcloud映入眼簾。了解完springcloud元件後對單體和微服務之間產生了極強的主觀偏見,分布式,集群,高效能,高可用這些名詞在大腦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且不說業務開發的難度,docker和k8s的部署我只是有所耳聞,根本不能信手拈來,團隊裡的其他人也沒有了解過容器化部署的相關技術。
9.8晚由於白天的焦灼和問題難以解決,晚上10點就早早入睡了。第二天起了個大早,突發奇想去圖書館溜達溜達,暑假過去兩個多月,圖書館四樓最靠窗的新書架又更新了。挑幾本感興趣的,於是兩天的瘋狂閱讀開始了。
如果拿三國鼎立時代來做比喻的話,書裡沒有描繪子龍是如何習武,軍隊是如何訓練,而是講述孔明是如何行軍布陣,運籌帷幄的。
在書裡幾乎沒有一行關於**的闡述,而是著眼於整個系統的結構和設計,或者說是一種立足與軟體開發上的全域性觀。
合適,簡單,演化三個原則瞬間解決了我的困惑,聚焦於技術,就會為了使用技術而使用技術。
針對具體的業務和預算成本制定合適的開發計畫才是可取之道。
資料庫的選擇和快取的使用,搭建伺服器集群實現儲存和計算的高可用,高效能。
隨著業務的發展,初期的架構產生瓶頸。需要更高效能的服務提供。與此同時,會帶來成本上的劇增。所以在專案開始,對於初創專案,並不建議直接採用這種方式,當業務訪問量過小,高效能,高可用就是一場打水漂的遊戲,白白浪費了資源。
分層,soa和微服務。同樣,分層結構對比之下最為簡單,而soa是針對於大量異構的it系統的整合,微服務是業務發展後理想的樣子,但服務粒度劃分值得商榷。
開篇**的發展史令我為之震動。
其中,網際網路業務發展
使用者規模增大
非常具有參考價值,是在技術選擇盲目時的指南針。
技術是隨著業務發展而變化的,合適優於業界領先,簡單優於複雜,演化優於一步到位。
《從零開始學架構》讀後感
2019.9.9到9.10,花了兩天的時間通讀了 從零開始學架構 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下,技術迭代如此之快,不免心生疑惑,有些迷茫。大三下學完spring springmvc以及mybatis的組合框架以為終於能歇一歇了,springboot和springcloud映入眼簾。了解完springcloud...
從零開始學架構 00學習
這個專欄躺在極客時間裡已經躺了很久了,有空的時候才會去聽它,斷斷續續的學習沒有多大效果。還是希望能有時間系統的學習一遍,所以才會整理這份學習筆記,希望寫完了還回再回過頭看看吧。廢話不多說,直接總結乾貨。1.架構設計相對程式設計來說思維方式有很大的差異。架構設計是判斷和取捨,程式設計是邏輯和實現。2....
架構漫談讀後感
應老師的推薦閱讀了由資深架構師王概凱 kevin 執筆的系列專欄 架構漫談 9篇文章遞進地講述了 討論什麼是架構 怎樣做好架構 軟體架構如何落地 如何寫好程式等問題,文章生動形象多次舉通俗的例子讓本來生澀的知識變得更加容易理解,感觸頗多。對這系列文章印象的較深的一點是 一直在挖掘一些本質的東西,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