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
所謂中斷是指處理器對系統中或系統外發生的非同步事件的響應。
非同步事件是指無一定時序關係的隨機發生的事件,如外部裝置完成了資料傳輸任務,某一實時控制裝置出現異常情況等。
「中斷」這個名稱**於:當發生某個非同步事件後,中斷了處理器對當前程式的執行,而轉去處理該非同步事件
(稱作執行該事件的中斷處理程式)。
在該非同步事件處理完了之後,處理器再轉回原程式的中斷點繼續執行。
最初,中斷技術是用於向處理器報告某個「裝置已完成操作」的一種手段,以免處理器不斷地測試裝置狀態而消耗大量寶貴的處理器時間。後來,中斷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中斷是所有要打斷處理器的正常工作次序,並要求其去處理某一事件的一種常用手段。
引起中斷的事件稱為中斷事件或中斷源;
中斷源向處理器發出的請求訊號稱為中斷請求;
把處理中斷事件的程式稱為中斷處理程式;
發生中斷時正在執行的程式的暫停點叫作中斷斷點;
處理器暫停當前程式轉而處理中斷的過程稱為中斷響應。
中斷處理結束之後恢復原來程式的執行被稱為中斷返回。
為了使得中斷裝置可以找到恰當的中斷處理程式,專門設計了中斷處理程式入口位址對映表,又稱中斷向量表。
作業系統 中斷
寫在前面 參考中斷 中斷是指cpu對i o裝置發來的中斷訊號的一種響應。cpu暫停正在執行的程式,保留cpu環境後,自動地去執行該i o裝置的中斷處理程式。執行完後,再回到斷點,繼續執行原來的程式。i o裝置可以是字元裝置,也可以是塊裝置 通訊裝置。由於中斷時由外部裝置引起的,故又稱外中斷。在作業系...
作業系統 中斷
中斷是指計算機在執行期間,系統內發生任何非尋常的或非預期的急需處理事件,使得cpu暫時中斷當前正在執行的程式而轉去執行相應的事件處理程式,待處理完畢後又返回原來被中斷處繼續執行或排程新的程序執行的過程。引起中斷發生的事件被稱為中斷源。中斷源向cpu發出的請求中斷處理訊號稱為中斷請求,而cpu收到中斷...
作業系統 中斷
中斷是改變處理器執行指令順序的一種事件。這樣的事件與cpu晶元內外部硬體電路產生的電訊號相對應。有了中斷後,使cpu可以與其他裝置並行工作,能有效提高cpu的利用率,改善系統效能,支援系統的非同步性。中斷的型別 分為 同步中斷 內部中斷或異常 非同步中斷 外部中斷 1 同步中斷是當指令執行時由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