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 第三章 資料鏈路層

2021-10-05 21:59:57 字數 2300 閱讀 2209

通道型別主要是點對點通道和廣播通道

鏈路(物理鏈路):乙個結點到相鄰結點的一段物理鏈路

資料鏈路(邏輯鏈路):除了物理鏈路以外,還必須要有一些必要的通訊協議來控制資料的傳輸

點對點通道的資料鏈路層的協議資料單元——幀

(1)封裝成幀

在一段資料的前後分別新增首部和尾部(soh,eot,作用:進行幀定界)

(2)透明傳輸

使資料中可能出現的控制字元soh和eot在接收端不被解釋為控制字元,所以在它們的前面插入轉義字元esc(十六進製制:1b)

這種方法稱為位元組填充或者字元填充

(3)差錯檢測

crc迴圈冗餘校驗(只能做到無差錯接受)

可靠傳輸:沒有傳輸差錯,傳送端發什麼接收端就收到什麼

ppp協議就是使用者計算機和isp進行通訊時所使用的的資料鏈路層協議

(1)ppp協議應滿足的需求

簡單(首要需求)、封裝成幀、透明性、多種網路層協議、多種型別鏈路、差錯檢測、檢測連線狀態、最大傳輸單元、網路層位址協商、資料壓縮協商

(2)ppp協議的組成

(1)各欄位意義

ppp幀的首部和尾部分別為四個欄位和兩個字段,中間是資訊部分

f(標誌字段)

a(位址字段)

c(控制字段)

協議資訊部分

fcsf(標誌字段)

0x7e

0xff

03不超過1500位元組

幀檢驗序列

0x7e

(2)位元組填充

0x7e----->(0x7d,0x5e)

0x7d----->(0x7d,0x5d)

數值小於20----->(0x7d,數值)

(3)零位元填充

連續輸出5個1,立即填入乙個0

區域網的拓撲結構:星形網、環形網、匯流排網

共享通道技術:

動態**接入控制(多點接入)

傳統乙太網:10mb/s

(1)乙太網的兩個標準

(2)介面卡的作用

(1)多點接入

(2)載波監聽(檢測通道)

不管在傳送前還是傳送中,每個站都必須不停的檢測通道

(3)碰撞檢測

邊傳送邊監聽

電磁波在1km電纜的傳播時延約為5us

爭用期:2倍的端到端的時延

乙太網

乙太網的通道利用率

採用曼徹斯特編碼

使用截斷二進位制指數退避

強化碰撞:當傳送資料的站一旦發現發生了碰撞時,除了立即停止傳送資料外,還要再傳送32bit或48bit的人為干擾訊號,以便讓所有使用者都知道現在已經發生了碰撞

(1)10base-t:

(2)集線器的特點

引數a = τ/t0

極限通道利用率smax = 1/(1+a)

(1)mac層的硬體位址

mac幀格式

目的位址(6位元組) 源位址(6) 長度/型別 資料(46-1500位元組) fcs

長度或者型別大於0600h表示型別,小於表示長度

工作在哪一層,就看得懂哪一層的協議

(1)物理層擴充套件乙太網——集線器

從乙個介面接收到的資料,在所有介面都可以**

使原來屬於不同碰撞域的區域網上的計算機能夠進行跨碰撞域的通訊,擴大了區域網覆蓋的地理範圍

碰撞域增大但是吞吐量並未提高

如果不同的碰撞域使用不同的資料率,那麼就不能使用集線器連起來

(2)資料鏈路層擴充套件乙太網——乙太網交換機(自學習)

(3)資料鏈路層擴充套件乙太網——虛擬區域網

​ 每乙個vlan的幀都有乙個識別符號

虛擬區域網的幀格式

目的位址 源位址 vlan標記 長度/型別 資料 fcs

速率達到或超過100mb/s

100base-t:幀結構不發生變化,爭用期5.12us

吉位元乙太網

《計算機網路》 第三章 資料鏈路層

資料鏈路層使用的通道 1.點對點通道 使用一對一的點對點通訊方式 2.廣播通道 使用一對多的廣播通訊方式 資料鏈路層的三個基本問題 1.封裝成幀 2.透明傳輸 3.差錯檢測 3.1.1 資料鏈路和幀 鏈路 從乙個結點到相鄰結點的一段物理線路,中間沒有任何其他的交換結點。資料鏈路 需要有一條物理線路用...

計算機網路第三章資料鏈路層基礎習題

資料在傳輸過程出現差錯的主要原因是 a a.突發錯 b.計算錯 c.crc錯 d.隨機錯 在osi參與模型的各層中,b 的資料傳送單位是幀。a.物理層 b.資料鏈路層 c.網路層 d.運輸層 若ppp幀的資料段 現位元串 01011111001 則採用零位元填充後的輸出為 b a.010011111...

計算機網路學習筆記 第三章 資料鏈路層

資料鏈路層研究的是在同乙個區域網中,分組怎樣從乙個主機傳送到另乙個主機 不經過路由器 資料鏈路不等於鏈路 鏈路是指從乙個結點到相鄰結點的一段物理線路 有線或無線 而中間沒有任何其他的交換結點。而資料鏈路則是鏈路加上必要的通訊協議。通訊時的主要步驟 結點a的資料鏈路層將網路層下發的ip資料報新增首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