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肢到神經節 轉行轉崗一月記

2021-10-05 05:07:02 字數 1978 閱讀 1531

今年年初,告別效力6年的b公司,我踏入了乙個完全未知的新領域。

從toc到tob,從使用者端到雲端,從研發角色到效能管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我感覺彷彿回爐重鑄了一遍,又進入當年剛畢業那會「一問三不知」的狀態。

所幸這次的困怠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到目前為止,我想我已經可以靜下心,先將部分體會記錄下來。

如果要將乙個團隊比作人體結構,我想曾經所在的技術崗位應該類似於人的肢體,這個崗位負責拆解需求,尋求問題的最優解,進而落地乙個產品構想。

古人總將運籌帷幄的將領在統兵時形容為「如臂指使」,也是這個道理。技術崗位就如同團隊的四肢,能否解決問題基本取決於團隊內相關技術人的能力上限。

那麼效能管理,或者說專案管理應該視為什麼呢? 我以為,這個崗位類似於人體的「神經節」。所謂的神經節,指的是這個崗位本身不能產生「官能」價值,它的價值更多的是來自資訊有效傳遞、分發,以及在一定範圍的決策意義。

在崇尚團隊結構扁平化,崇尚職能管理去中心化的今天,傳統意義上專案管理這個概念已經逐步被邊緣化,團隊規模小的創業團隊往往沒有類似崗位,而團隊規模擴充套件到一定程度上之後,也通常會有團隊內不同的角色(部門經理,產品,甚至測試),分攤了來自專案經理的業務以及所產生的的價值。

那麼是否說,這個崗位就會慢慢消失內?

就我觀測到某a公司內的專案現狀來說,這個崗位未必會消失,但是它的位置以及價值與我之前預想的場景相比,正在發生變化。

我所base的崗位,全稱叫做「專案交付經理」(release manager)。

最初我以為它是個用於管控交付產物以及**規格的崗位,類似scm,結果發現不太一樣。

後來我認為它是個類似pm(project manager)的崗位,用於管控交付週期,結果仍然不太一樣。

後來的後來,我發現這個崗位涉及的方方面面,有流程管理,有規範定義,有制度建設,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還可以定義研發策略。如果套用gof的設計模式理論,這個崗位有類似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與**模式(proxy pattern)的味道。

這個崗位的生產價值在於「交付」,而交付的內容卻涉及方方面面。

神經節不是大腦,或者說現階段不是大腦。

因此通常來說,專職的專案管理人難以全權決定專案的走向,他們更多的是在乙個專案範圍內改善專案迭代節奏,或者在問題發生之後想辦法彌補因為延期帶來的專案補償問題。

但是從目前的現狀看來,以交付為目的的專案管理,正在逐步擴充套件所屬的職權範圍。他們開始更多在自己這一層想辦法解決盡可能多的產品問題,決策與判斷,而不會直接將這些問題透傳到更高一層。

可以想象一下,大量的專案問題,包括一些產品方向和運營策略問題,都在專案管理層面被消解掉。好比邊緣計算中邏輯端點已經將大量計算工作在本地處理了,彙總到雲端的只剩下最有價值的結論性資料。

而專案內決策與判斷的快速響應能力,以及相關問題處理範圍,決定了這個崗位的寬度。

然而這些是不夠的,交付問題的源頭應該在流程制度的建設方面。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團隊,抽離不出共性的問題製成規範,做不到「書同文,車同軌」,從產品的定義階段就有「邏輯」可以依賴,到最終發布製品版本需要包括的產物規範,這些都是專案管理應該可以深挖的方向。

交付只是一種手段,圍繞交付過程如何打造乙個簡單明確、易於執行的流程才是關鍵。

發布經理的崗位後續是否有高階崗位呢? 就像盜賊的高階職業是刺客一樣:)

很遺憾,以我目前的經驗值,還沒法斷定它的高階崗位有哪些。但就從工程能力,以及可以覆蓋方向上來說。我可以假設這個崗位上限至少有如下特徵。

至於是否還有其他的特徵,還有待我在這個崗位待更長的時間才能發掘。

實際上,從研發崗位轉型專案管理最好的機會應該有三種:

而目前這三點我都不具備,可以說天天遊走在「人設崩塌」的邊緣,稍有不慎就社會性死亡了。

但即使這樣,我依然認為這個決定是近年來我做過的最有價值的乙個決策。這是乙個非常有價值也非常有挑戰性的嘗試,如果最終能夠勝任,它將會為我的職業生涯短板提供最強力的支援。

關於我將如何度有史以來最慘烈的試用期,塵埃落定的某一天,也許我會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