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列是python中最基本的資料結構。列中的每個元素都分配乙個數字, 該數字代表了該元素的位置或索引,從0開始依次類推。
(2)python中常見的序列有列表、元組和字串。
(3)序列可以進行的操作有索引、切片、加、乘檢查成員。
python中已經內建了確定序列長度以及確定最大和最小元素的方法。(4)序列是最常用的python資料型別,它可以作為乙個方話號內的逗號分隔值出現。
(5)列表的資料項不需要具有相同的型別。
(6)若要建立乙個列表, 只需要把逗號分隔的不同的資料項使用方括號括起來即可。
(1)索引:從0開始,最後是-1,資料型別為整型(int).
(2)元素:列表和元組的元素可以是不同的資料型別,可重複。
(1)索引
(2)切片
(3)序列相加
(4)乘法
(5)常用內建函式
長度 len()可修改、可重複、可巢狀和支援多種資料型別最小值 min()
最大值 max()
(1)建立函式list()
使用方法: name=list() 或[1,2]或[1,[1,2] ]
(2)元素的增加使用方法: list . extend(seq).
引數seq為元素列表。
c) insert()函式:用於將指定物件插入到列表的指定位置。
使方法: list. insert(index, obj)
引數index為物件obj需要插入的索引位置;
引數obj為要插入列表中的物件。
(3)元素的刪除
a) del:用於刪除指定索引的元素或者刪除整個列表。
b) clear()函式表示清空原有位址內容,但是位址不發生改變。
c) pop()函式:於移列表中的乙個元素(預設最後一 個元素), 並返回該元素的值。
d) remove()函式:用於移除列表中某個值的第乙個匹配項。
(4)元素的修改
修改方法舉例: name[1]=2
(5)元素的查詢
a) count()方法:於統計某個元素在列表**現的次數,會返回元素在列表**現的次數。
b) index()函式:於從列表中找出某個值第乙個匹配項的索引位置。
c)內建函式min() ,max(),len(),in,not in
分別表示獲取列表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列表長度,判斷元素在列表中,判斷元素不在列表中。
(6)列表的反轉
reverse(函式:於反向列表中的元素。
使方法: list.reverse(), 無引數
(7)列表的排序
sort()函式:用於對原列表進行排序,可指定引數(python3中資料型別必須相同)。
使用方法: list. sort( 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引數cmp為可選引數,如果指定了該引數會使用該引數的方法進行排序。
key主要用來進行比較的元素,只有乙個引數, 具體的函式的引數就是取自於可迭代的物件中,指定可迭代物件中的乙個元素來進行排序。
reverse是排序規則,值為ture表示降序,值為false表示公升序(預設值)。
(1)元組與列表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元組的元素不能修改。
(2)元組使用小括號,列表使方括號。
(3)元組的建立很簡單,只需要在小括號中添元素,並使用逗號分隔即可。
元組的特點有:可復,可修改,可巢狀,支援多種資料型別。
Python列表和元組
序列可修改,而元組不能。eda edward 42 序列可包含其它列表 edward edward 43 john john 44 database edward,john database edward 43 john 44 序列的分片 nubs range 10 nubs 0,1,2,3,4,5...
python 列表和元組
資料結構 資料結構是以某種方式組合起來的資料元素。在python中最基本的資料結構為序列,序列中的每個元素都有編號,就像學號,可以通過學號找到你本人。不同的序列中的編號一般都是從0開始。序列包括元組和列表,另外還有字典。列表和元組的區別 列表是可以修改的,而元組不可以。在處理資料要特別注意這一點,但...
python列表和元組
序列,指的是一塊可存放多個值的連續記憶體空間,這些值按一定順序排列,可通過每個值所在位置的編號 稱為索引 訪問它們。為了更形象的認識序列,可以將它看做是一家旅店,那麼店中的每個房間就如同序列儲存資料的乙個個記憶體空間,每個房間所特有的房間號就相當於索引值。也就是說,通過房間號 索引 我們可以找到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