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 (5-7)–端對端
傳輸層 (4)–端對端
網路硬體層(1-3)–鏈式連線
使用者體驗最直接的服務,管理應用方面的通訊(如收發郵件、瀏覽網頁等)。
通訊程序之間的資料的表示方法(如語法轉換、資料格式轉換、加密解密等)。
在不同機器之間提供會話程序的通訊,如建立、管理、拆除會話程序等。
通過邏輯介面(埠號、閘道器)向高層提供端到端的位元組流資料服務,以及差錯控制、流量控制機制,網路硬體技術的任何變化對高層是不可見的,即高層設計不必考慮底層細節,傳輸層起「承上啟下」作用。
(tcp、udp協議)
向傳輸層提供兩種網路服務:
1.面向連線(類似打的),重點是如何建立鏈路;
2.無連線:(類似 高德地圖查線路、走一戰看一戰,線路,速度不定),重點:在每一站建立一套詳盡的路由表。
網路層四大任務:
1.路由選擇:發現路由,選擇路徑;
2.擁塞控制:避免/緩解擁塞;
3.區域網互聯:解決如面臨資料報大小、網路速度、協議差異調整使兩網路間資料報成功傳遞;
4.統計與控制:統計哪些使用者需要的網路流量較多,訪問頻繁的站點等等、記賬功能。
該層最知名的協議(ip)–(路由器)
在物理層提供的按「位」服務的基礎上,在相鄰的網路節點之間提供以「幀」為單位的資料,加上開始、結束、查錯等**,形成有固定格式的資料。同時負責資料鏈路的流量控制、差錯控制,在可能的情況下糾正錯誤,不能糾正時可以選擇重傳。
為網路層提供「簡單的通訊鏈路」(如光纜,wifi、網絡卡),是一條封閉的路,除了兩端,沒其它出入口。
最基礎的傳送通道,建立、維護、取消物理連線等。
計算機網路七層協議
今天面試,問我計算機網路的分層。我只知道有7層,裡面有 應用層 資料鏈路層 物理層。其他的層我都忘了。尷尬。虧我還是考了計算機 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真是丟人啊。今天就寫下來,引以為戒。物理層 由日常見到的網線,光纖等組成,是給裝置之間通訊提供物理道路的,基本單位就是位元。網路層 路由器等,用來進行邏輯...
計算機網路五層(七層)協議
osi模型有7層結構,每層都可以有幾個子層。osi的7層從上到下分別是 7 應用層 6 表示層 5 會話層 4 傳輸層 3 網路層 2 資料鏈路層 1 物理層 其中高層 即7 6 5 4層 定義了應用程式的功能,下面3層 即3 2 1層 主要面向通過網路的端到端的資料流。應用層是網路應用程式及其應用...
計算機網路原理七層架構
網路服務與終端使用者的乙個介面。協議有 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表示層 presentation layer 資料的表示 安全 壓縮。在五層模型裡面已經合併到了應用層 格式有,jpeg ascll decoic 加密格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