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想做晶元的為啥只有它成了?

2021-09-23 09:16:49 字數 2875 閱讀 1535

日前,2023年華為麒麟秋季溝通會的邀請函**,10月19日全新的麒麟晶元(預計會命名為麒麟960)就將正式登場。

其實,早在前幾個月就有人**過麒麟960的規格,更快的a73核心,更高階別的ltecat.12基帶都算是亮點。

在過去的幾年中,隨著手機競爭的白熱化,蘋果、三星lg等國外廠商開始定製自己的處理器,國內華為、中興、小公尺也在搞自家的soc,而時至今日,華為麒麟一代代進步風生水起,而小公尺和中興卻只聞腳步聲,不見故人來。這是為什麼呢?

一、從笑柄到成功非一朝一夕之功

現在,人們對華為自家的晶元有了不錯的認可度。效能方面,麒麟系列雖然跑小公尺御用的安兔兔比不上高通驍龍820,但是實際使用的反應速度不差。在蘋果喜歡的geekbench4測試中,華為麒麟還能壓驍龍一頭。

在功耗測試中麒麟表現也不錯。在國外知名**gsmarena的測試中,只有4000mah電池容量的情況下,華為mate8的持續上網時間排名不錯(排名第一是是6020mah的金立m5)。

訊號方面,華為更是傳統強項。

綜合看,華為麒麟表現不錯。而就在兩年前,華為麒麟晶元還是業界的笑柄,被諷刺為萬年k3v2,華為是如何逆襲的?這要從頭說起。

華為做處理器非常早,華為k3是iphone出現前針對wm手機的解決方案。國內其他手機廠商根本沒有晶元意識的時候,華為已經製造處理器。華為終端真正的轉型是大約在2023年前後,華為一方面把海思在其他領域的研發成果移植到手機,研發k3v2,一邊設計高階產品,研發p1和d1,最終在巴塞隆拿首發了四核智慧型手機d1。

這個時期,華為的k3v2雖然搶了四核的先,但是工藝落後,圖形核心另類,沒有完成基帶晶元與應用處理器的整合,實際體驗是比較糟糕的。還無法與當時三星、高通的產品相提並論。

這個時期,海思的研發進度也比較慢,對方更新了一代產品,海思還是k3v2,華為也被諷刺為萬年k3v2。

而華為這個時候做了乙個艱難的決定,在產品線上不用高通或者三星的處理器,堅持用自己的k3v2,這個決定打擊了華為產品的競爭力,但是給海思以最大的支援。(其實支援的有點過,當時頂級型號用高通也可以理解)

海思在被嘲諷了兩年之後,之後拿出來整合基帶與應用處理器的麒麟910,華為的堅持初見成效。

海思真正追上主流是麒麟920,當時mtk、高通、海思旗艦產品效能基本打平。海思的公升級版本麒麟925配合mate7大獲成功。

這個時候,麒麟系列已經對手機soc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對於soc的cpu,gpu,isp,音訊,基帶的取捨有了認識,而且幾乎在每乙個部分都作了深度優化,isp技術積累不夠就去找數位相機廠商altek。

麒麟930是乙個過渡產品,而到了麒麟950,華為已經認識到在公版核心下,競爭取決於工藝資源的爭奪,華為提前與台積電合作,早早拿到了16nm的資源,保證了麒麟950的高效能,低功耗和早上市。華為mate8又取得了成功。

即將發布的麒麟960還是arm公版,但是從宣傳看,華為應該在isp、安全性、電源管理、音訊方面更進了一步。而且可能又會搶在mtk之前量產,在市場上繼續佔據先機。

所以,華為麒麟系列的成功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失敗中交學費,在產品的實際反饋中不斷更新認識,認清規律,不斷優化的結果。

麒麟960未來跑安兔兔可能依然不如下一代的驍龍830,但是在各種綜合體驗上,麒麟960不會遜色。

二、為何小公尺與中興難以跟隨

我們回顧一下華為手機和麒麟晶元的成長。華為起步時,麒麟晶元僅僅是華為手機部分型號的選擇,而在麒麟成熟時,恰恰是華為手機上量,成為全國銷量第一,世界銷量第三的時候。

做晶元首先要有規模,規模大成本低,訂製晶元相比外購才有利可圖。否則自製晶元太貴,得不償失。

小公尺準備要自製晶元的時候,小公尺已經達到巔峰。小公尺投資了大唐旗下聯芯的馬甲公司,準備自製晶元。

聯芯本來就是最低端的解決方案,效能比較差不說,客戶範圍也比較窄,一線品牌鮮有採用。小公尺要在聯芯的基礎上自己研發晶元,就要保證自己有足夠的量用自己的晶元。

而恰恰這個時候整個手機市場轉向。2023年後市場進入換機市場,機器越換越高,小公尺手機開始走下坡路。如果小公尺做超低價的產品,未必就能賣得好。

而沒有量,就無法平攤高昂的研發製造成本。自製的晶元效能弱**高,還不如直接買mtk和高通的成品。小公尺的晶元基本胎死腹中。

中興介入的時機更晚,中興在智慧型手機發展的前期風光了一陣,隨後就落後了。中興的產品進步太慢,用了幾年才達到業界一流水平,而此時智慧型手機已經進入綜合實力的比拼。中興線上無法與小公尺,魅族,樂視相比,線下渠道遠不如oppo,vivo,金立和華為。

中興的量無法與華為、小公尺相比,這種情況下,自己研發晶元自然是勞民傷財,晶元即使能做出來,成本也會高的可怕,不如直接採購外購的成品。

自製晶元技術艱難,成本高昂,又沒有足量的量來獲取收益,所以小公尺和中興的晶元只聞腳步聲,不見故人來。

三、未來還需更進一步

目前,華為麒麟晶元雖然不錯,但是距離蘋果的a10依然差距巨大。

華為目前的水平還是用公版核心,華為產品的效能取決於arm公版的水平,gpu核心取決於上游**商的產品。

而華為的競爭對手,高通、三星、蘋果都有自己研發cpu核心,高通還有自己的gpu核心。華為麒麟晶元要達到頂級,還需要更進一步。

其實,業界並不是沒有高效能核心的研發,nvidia很早就自己研發arm指令集的發核心架構,中國的「火星」處理器也是在arm指令集的基礎上自研核心。

gpu方面,nvidia一直很有實力,只是它現在放棄了智慧型手機市場去做了車載市場而已。

工藝方面,台積電距離英特爾還有一點差距。

華為的夢想是超越蘋果,三星,高通。

而要做到這一步,華為需要在多個領域補課。

核心架構方面,華為需要自己研發或者與其他廠商合作,研發出超越公版的高效核心;gpu方面,華為可以與nvidia合作出最強的移動gpu;工藝方面,華為可以爭取業界最強的英特爾工藝資源。

華為手機的夢想是追趕蘋果、三星,而華為手機的夢要實現,首先需要華為麒麟追上蘋果、三星。麒麟960雖有進步,但是距離蘋果依然差距巨大,華為未來還需更進一步。

為啥我的Python這麼慢 一

歡迎關注生信寶典 長假結束了,這不痛苦。痛苦的是長假結束了,發現寫的基因組讀取程式還沒執行完?在python系列教程中,我們提到乙個概念字串是不可修改的。這一點可以通過id函式來判斷確實是對的。但是這個概念會對我們寫作程式有什麼影響一直沒有特別深的理解。直到有一次,實驗室乙個朋友要讀基因組資料,結果...

為什麼南通的方言會有這麼多?

這個世界上,有種厲害叫做 結棍 有種醜態叫做 來頭醜 有種非常叫做 沒得魂 有種爺爺叫做 嗲嗲 有種外公叫做 尾嗲嗲 有種閒話叫做 嚼區子 這一段是曾經的南通朋友們編出來的對於南通方言的調侃,在網上廣為流傳。長久以來,南通話都有個外號,叫做 難懂話 曾經南通有一道方言考察試題,問的是 褲子瓦拉,褲多...

為什麼這麼多的部落格不支援Live Writer?

前兩天安裝了live writer 感覺很興奮,因為它可以離線的去寫日誌,一直想體驗一下,live writer是微軟的產品,所以對live spaces的支援很好,但同時也支援其他型別的blog,只要開放了對應的api,我不是乙個不懂程式設計的人,所以對那些東西不懂。為了體驗一下這個強大的工具,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