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user虛擬使用者
virtual user,模擬真實業務邏輯步驟的虛擬使用者,虛擬使用者模擬的操作步驟都被記錄在虛擬使用者指令碼裡。vuser指令碼用於描述vuser在場景中執行的操作。
2. transaction事務
事務用來衡量指令碼中一行**或多行**的執行所耗費的時間。(指令碼的虛擬使用者執行時計算)
3. tps每秒事務數
(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鐘系統能夠處理的交易或事務的數量。
4. pv page view
使用者通過瀏覽器訪問頁面,對應用伺服器產生的每一次請求,記為乙個pv。
5. peak pv 高峰page view
即pv峰值,指一天中pv數達到的最高峰。
6. concurrency併發
狹義的併發--所有的使用者在同一時刻做同一操作,目的是測試資料庫和程式對併發操作的處理,強調對系統的請求操作是完全相同的,多適用於效能測試、負載測試、壓力測試、穩定性測試場景。
廣義的併發--多個使用者對系統發出了請求或者進行了操作,但是這些請求或操作可以是不同的,強調不限制對系統的請求操作,多適用於混合場景、穩定性測試場景。
7. scenario場景
效能測試過程中為了模擬真實使用者的業務處理過程,在loadrunner中構建的基於事務、指令碼、虛擬使用者、執行設定、執行計畫、監控、分析等的一系列動作的集合,稱之為效能測試場景。
場景中包含了待執行指令碼、指令碼組、併發使用者數、負載生成器、測試目標、測試執行時的配置條件等。
8. response time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是指從客戶端發乙個請求開始計時,到客戶端接收到從伺服器端返回的響應結果結束所經歷的時間,響應時間由請求傳送時間、網路傳輸時間和伺服器處理時間三部分組成。
9. think time思考時間
模擬正式使用者在實際操作時的停頓間隔時間。
在測試指令碼中,思考時間體現為指令碼中兩個請求語句之間的間隔時間。
10. cpu資源
cpu資源是指效能測試場景執行的這個時間段內,應用服務系統的cpu資源佔用率。
11. load負載
系統平均負載,被定義為在特定時間間隔內執行佇列中的平均程序數。
如果乙個程序滿足以下條件則其就會位於執行佇列中:
1)它沒有在等待i/o操作的結果
2)它沒有主動進入等待狀態(也就是沒有呼叫'wait')
3)沒有被停止(例如:等待終止)
12. std. deviation標準差
該標準差根據數理統計的概念得來,標準差越小,說明波動越小,系統越穩定,反之,標準差越大,說明波動越大,系統越不穩定。包括響應時間標準差和tps標準差等。
效能測試型別及常見效能測試指標總結
一 概念 效能測試指的是在一定的負載情況下,系統的響應時間等待性是否滿足特定的效能需求。衡量乙個軟體的效能,需從下面3點考慮 時間特性 適當的響應和處理時間以及吞吐率的能力 資源利用性 使用合適數量和類別的資源的能力 效率依從性 軟體產品遵循與效率相關的標準或約定的能力 二 效能測試分類 1 壓力測...
效能測試指標
通用指標 指web應用伺服器 資料庫伺服器必需測試項 web伺服器指標 資料庫伺服器效能指標 系統的瓶頸定義 穩定系統的資源狀態 通俗理解 日訪問量 常用頁面最大併發數 訪問相應時間 案例 一種是測試幾個常用頁面能接受的最大併發數 使用者名稱引數化,設定集合點策略 一種是測試伺服器長時間壓力下,使用...
效能測試指標
一 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反應完成某個業務所需要的時間 如 從單擊登入按鈕完成返回登入成功頁面需要消耗1秒鐘 在效能測試中是通過事務函式來完成對響應時間的統計,事務是指做某件事的操作,事務函式會記錄開始做這件事和該事情完成之間的時間差,使用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這個詞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