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乙個軟體實體如類、模組和函式應該對擴充套件開放,對修改關閉。
問題由來:在軟體的生命週期內,因為變化、公升級和維護等原因需要對軟體原有**進行修改時,可能會給舊**中引入錯誤,也可能會使我們不得不對整個功能進行重構,並且需要原有**經過重新測試。
解決方案:當軟體需要變化時,盡量通過擴充套件軟體實體的行為來實現變化,而不是通過修改已有的**來實現變化。
開閉原則是物件導向設計中最基礎的設計原則,它指導我們如何建立穩定靈活的系統。開閉原則可能是設計模式六項原則中定義最模糊的乙個了,它只告訴我們對擴充套件開放,對修改關閉,可是到底如何才能做到對擴充套件開放,對修改關閉,並沒有明確的告訴我們。以前,如果有人告訴我「你進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遵守開閉原則」,我會覺的他什麼都沒說,但貌似又什麼都說了。因為開閉原則真的太虛了。
在仔細思考以及仔細閱讀很多設計模式的文章後,終於對開閉原則有了一點認識。其實,我們遵循設計模式前面5大原則,以及使用23種設計模式的目的就是遵循開閉原則。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對前面5項原則遵守的好了,設計出的軟體自然是符合開閉原則的,這個開閉原則更像是前面五項原則遵守程度的「平均得分」,前面5項原則遵守的好,平均分自然就高,說明軟體設計開閉原則遵守的好;如果前面5項原則遵守的不好,則說明開閉原則遵守的不好。
其實筆者認為,開閉原則無非就是想表達這樣一層意思:用抽象構建框架,用實現擴充套件細節。因為抽象靈活性好,適應性廣,只要抽象的合理,可以基本保持軟體架構的穩定。而軟體中易變的細節,我們用從抽象派生的實現類來進行擴充套件,當軟體需要發生變化時,我們只需要根據需求重新派生乙個實現類來擴充套件就可以了。當然前提是我們的抽象要合理,要對需求的變更有前瞻性和預見性才行。
說到這裡,再回想一下前面說的5項原則,恰恰是告訴我們用抽象構建框架,用實現擴充套件細節的注意事項而已:單一職責原則告訴我們實現類要職責單一;黎克特制替換原則告訴我們不要破壞繼承體系;依賴倒置原則告訴我們要面向介面程式設計;介面隔離原則告訴我們在設計介面的時候要精簡單一;迪公尺特法則告訴我們要降低耦合。而開閉原則是總綱,他告訴我們要對擴充套件開放,對修改關閉。
最後說明一下如何去遵守這六個原則。對這六個原則的遵守並不是是和否的問題,而是多和少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一般不會說有沒有遵守,而是說遵守程度的多少。任何事都是過猶不及,設計模式的六個設計原則也是一樣,制定這六個原則的目的並不是要我們刻板的遵守他們,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對他們的遵守程度只要在乙個合理的範圍內,就算是良好的設計。我們用一幅圖來說明一下。
圖中的每一條維度各代表一項原則,我們依據對這項原則的遵守程度在維度上畫乙個點,則如果對這項原則遵守的合理的話,這個點應該落在紅色的同心圓內部;如果遵守的差,點將會在小圓內部;如果過度遵守,點將會落在大圓外部。乙個良好的設計體現在圖中,應該是六個頂點都在同心圓中的六邊形。
在上圖中,設計1、設計2屬於良好的設計,他們對六項原則的遵守程度都在合理的範圍內;設計3、設計4設計雖然有些不足,但也基本可以接受;設計5則嚴重不足,對各項原則都沒有很好的遵守;而設計6則遵守過渡了,設計5和設計6都是迫切需要重構的設計。
原文:
物件導向設計原則 開閉原則
在軟體開發中,為了提高軟體系統的可維護性和可復用性,增加軟體的可擴充套件性和靈活性,程式設計師要盡量根據 7條原則來開發程式,從而提高軟體開發效率 節約軟體開發成本和維護成本。我們將在下面的幾節中依次來介紹這 7 條原則,本節首先介紹開閉原則。開閉原則 open closed principle,o...
物件導向設計原則 開閉原則
軟體實體應當對擴充套件開放,對修改關閉 這裡的軟體實體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專案中劃分出的模組 類與介面方法 開閉原則的含義是 當應用的需求改變時,在不修改軟體實體的源 或者二進位制 的前提下,可以擴充套件模組的功能,使其滿足新的需求。具體來說就是你應該通過擴充套件來實現變化,而不是通過修改原有的 來實...
物件導向設計原則 開閉原則
唯一不變的是不斷的變化,在軟體開發中應該對需求的變化持開放態度,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將這種變化對我們現有的成果帶來最小的衝擊。開閉原則直接面對物件導向程式的目標擴充套件性和可維護性,要求對擴充套件開放,對修改關閉 即在不修改原有 的情況下改變模組的行為。該原則是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的總原則,也是度量程式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