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ython 中,使用了 yield 的函式被稱為生成器(generator)。
在每次遇到yield函式時,程式都會暫停並儲存當前的值,返回迭代器的值。同時在下一次執行 next() 方法時從當前位置繼續執行。
**示例1
用法:str.rjust(width[, fillchar])import sys
def fibonacci
(n): # 生成器函式 - 斐波那契
a, b, counter =0,
1,0while true:
if(counter > n)
:return
yield a
a, b = b, a + b
counter +=
1f =
fibonacci(10
) # f 是乙個迭代器,由生成器返回生成
while true:
try:
(next
(f), end=
" ")
except stopiteration:
sys.
exit
()
將字串補充至width長度,若width小於字串長度則返回原字串。
注意:是將字串靠右, 並在左邊填充空格。
另乙個方法 zfill(), 它會在數字的左邊填充 0,如下所示:
『12』.zfill(5)詳述可見菜鳥教程200012
用法: f.seek(offset, from_what)
根據from_what值的不同,決定檔案從**開始進行偏移:
1.f.seek(x,0):表示檔案從首行首字元向後偏移x個字元;
2.f.seek(x,1):表示檔案從當前位置向後偏移x個字元;
3.f.seek(-x,2):表示檔案從檔案結尾向前偏移x個字元;
**參考↩︎
菜鳥教程format介紹↩︎
python學習記錄
python 3 整除,複數表示,slice,range,pass關鍵字,函式用引數名呼叫,函式的 arg和 arg,預設引數,unpacking argument lists,sequence 型別 list,set tuple,dictionary,queue,stack loop相關 enum...
python學習記錄
python函式記錄 修飾符作用就是表示 下面的值或者函式作為 後面函式的引數 返回值由 後面的函式返回 map 接收乙個函式和乙個序列,然後保留函式返回的結果的序列 reduce 接收乙個函式和乙個序列 函式結果為乙個值,運算過程就是從序列的第乙個值開始傳給函式,返回結果再次傳入函式,直到最後得到...
python學習記錄
函式的作用 按照key對迭代器iterable進行分組 函式的返回 tuple,其中第乙個元素是groupby後的鍵值,第二個元素是乙個迭代器,包含那些被groupby的物件。第二個引數key是可選的,如果預設,那就按照iterable的每個元素分組。如果不預設,那應該是乙個函式,將iter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