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私有雲時,需要考慮的十大要點

2021-09-10 13:34:00 字數 1676 閱讀 2938

私有雲讓企業能夠保護並控制應用程式和資料,同時讓開發團隊能夠更快速、更順暢地提供業務價值。但是雖然構建私有雲有望徹底改變it,要是沒有認真的規劃和準備,它也無異於是一次成本高昂的科學試驗。下面這十個要點有助於確保成功。

1. 讓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私有雲並不是純粹的it專案。將來實際使用的各個業務部門都應該參與進來,搞清楚規範和可交付成果。雲改變了it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的關係。雙方都要參與其中,搞清楚並接受這種關係因私有雲而發生怎樣的變化。

2. 考慮使用場合。不用說,你需要認真考慮私有雲的使用場合。如果說雲的使用者沒有準備好使用自助服務,仍需要it部門插手資源的配置和使用,這表明他們還沒有準備好雲。構建私有雲的乙個必要前提通常是,使用者答應,私有雲建成後,就使用它。不過,要確保需求沒有過於單單針對某乙個專案,那樣它可以擴大範圍,支援企業的其餘部門。

3. 度量指標是關鍵。參與雲專案的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應該就可度量的指標達成一致,這些度量指標將定義專案的可交付成果和成功。常常很難量化公司獲得的敏捷性具有的好處。然而,評估私有雲專案時,從提公升生產力或縮短時間方面來確定可度量的目標很有用。

4. 避免複製公共雲。如果團隊決意在本地環境複製公共雲(aws、azure或gce等),通常不會成功。私有雲的設計、架構和實施應該取決於業務部門及應用軟體的要求,而不是公共雲中的功能特性。公共雲旨在服務於一大批客戶,提供對某家企業來說可能毫無用處的數百個服務。目標應該是確保目標專案的必要條件得到了滿足。

5. 專注於敏捷性。要考慮雲如何為你的團隊帶來敏捷性,設計雲時讓這個好處最大化。it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的關係應當得到簡化,並為雲使用者提供便利。這種便利從業務部門開發及/或部署應用程式的速度方面來看應當具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6. 著眼應用程式而不是工作負載。傳統的it專案通常基於來自針對某個應用程式的資源配置最後階段的需求。在私有雲中,設計應用程式架構時著眼於上游為構建合適的雲提供了最大的成功保障。應用程式的架構其實可以設計成雲原生,這就能大大提高私有雲專案的成功機率。

7. 避免格格不入。私有雲是一種非常靈活的資源池。然而,不是每個應用程式都很適合。專注於評估應用程式的需求,之後再將傳統的整體式應用程式遷移到私有雲。乙個經驗法則是,如果應用程式在物理機上執行,它可能還沒有準備好遷移到雲端。關注的第乙個應用程式應該能夠按需擴充套件,能夠處理隨機的基礎設施部件或應用程式元件偶爾出現的故障。

8. 雲移植性必不可少。混合之道才是雲的未來。每個團隊都要考慮自己想不想要應用程式能夠在私有雲和公共雲之間移植,甚至能夠跨多個公共雲移植。私有雲的設計和應用程式的設計都影響能否實現可移植性。乙個簡單的經驗法則是,如果應用程式能夠跨多個公共雲移植,那麼將來可以跨私有雲和公共雲移植的可能性相當大。

9. 使用應用程式最佳實踐。開發團隊得認識到開發雲原生應用程式方面的最佳實踐,以便提高私有雲專案的成功機率。12因子應用程式準則就是這樣一套最佳實踐,有助於開發出雲原生應用程式。

10. 為匯入和遷移作好規劃。並不習慣於雲的傳統開發團隊在開發的各個階段需要幫助,以便使用私有雲。將團隊匯入到雲需要規劃和投入資源,私有雲專案應考慮到這方面。將應用程式遷移到私有雲是開發團隊需要完成的一項重要工作;只要開發團隊將這方面計入到了時間表中,專案才會成功。

私有雲是企業的一條轉型道路。但是就像任何轉變一樣,私有雲需要全面考慮、認真投入和堅持不懈。如果企業能關注上述幾條實踐,就能順利實現轉型,讓業務部門可以更快速地提供價值,將it部門視作這場轉變的推手。

構建私有雲時,需要考慮的十大要點

私有雲讓企業能夠保護並控制應用程式和資料,同時讓開發團隊能夠更快速 更順暢地提供業務價值。但是雖然構建私有雲有望徹底改變it,要是沒有認真的規劃和準備,它也無異於是一次成本高昂的科學試驗。下面這十個要點有助於確保成功。1.讓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私有雲並不是純粹的it專案。將來實際使用的各個業務部門都...

跳槽 程式設計師需要注意的十大要點

每年年初跳槽最多,跳槽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策略。跳槽並不意味著你就能夠取得職業的成功,當面臨跳槽時,如何順利地完成跳槽,從而取得職業的成功呢?以下是一些切身體會,值得大家參考。1 不要指望會一下子能夠跳到多麼好的公司,絕大多數公司都乙個樣子。比如用友 金蝶 亞信 神馬這些公司,其實基本上乙個樣子。2...

跳槽 程式設計師需要注意的十大要點

每年年初跳槽最多,跳槽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策略。跳槽並不意味著你就能夠取得職業的成功,當面臨跳槽時,如何順利地完成跳槽,從而取得職業的成功呢?以下是一些切身體會,值得大家參考。不錯,大家逐漸逐漸步入了跳槽的殿堂。這三年,我是跳煩了,如今無所它求,但求穩定。不過,僅憑藉我這七次跳槽的經驗,說點感受,也...